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三: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战国时期已近两千年。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在的压力已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王磊的《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形式图》 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争霸形式图》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社会现象。
2023-11-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康宁镇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上面两幅地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器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开发山林,发展水利交通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管子》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春秋时期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这一社会变化促进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出现?
3 . 学校开展“战国时期的形势变化及社会改革”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变化】

材料一



【商鞅变法】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大夫(桑弘羊)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chì,整顿)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非鞅》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形势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政治、经济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桑弘羊、文学对于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评价?
2023-11-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变革的过渡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开始产生的封建制与日趋没落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图一到图二,诸侯国数量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2)材料二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
2023-11-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初中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材料三反映了此事件中的哪些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5)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2023-11-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密地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指出诸侯争霸的目的。
(2)小历同学认为“春秋争霸把人们带进了战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面三幅不同时期的形势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时期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D.历史是由统一到分裂的
2023-1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双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貌”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解释】

材料三: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国。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摘编自刘晓燕:《诸子百家的社会和谐主张》


(1)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
(3)据材料三,说明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案不同的本质。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2023-11-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小吴同学国庆期间要做一份关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手抄报,下列哪些素材可以入选(     
①夏商周的更替 ②动荡的春秋 ③原始农耕生活 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⑤远古的传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
2023-1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绘制示意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B.战国七雄竞相改革
C.东周时期政权并立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