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变法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使西秦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所鄙视的戎狄之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不仅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法的成功绝非偶然,诚如《荀子·强国》所云: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摘编自匡庆东《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产生了什么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成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一时期”拟定一个主题。
2023-12-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的春秋时代,列国间战争频繁。仅鲁史《春秋》的记载,在春秋的242年里,列国间军事行动即达483次,朝聘盟会凡450次,总计933次。“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一般说来,都是大国对小国进行剥削掠夺。”

——摘编自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2)小历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历时500多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历史课上老师以“春秋战国的乱与变”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材料   思维导图“乱世之变”。



(1)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春秋战国陷入“乱世”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3)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4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
B.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C.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D.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务被诸侯掌控)。”

——《史记》


材料二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赵鼎新在其所著的《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一书中写道:在整个春秋时期,楚国主动发起的战争有111次,晋国有90次,齐国有70次,秦国有44次。仅在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齐桓公灭了35个诸侯国,晋献公灭了17个,秦穆公灭了12个,楚庄王灭了26个……

材料三   列宁则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2)出现“政由方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举出一个“方伯”的名字。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4)结合材料三中列宁的观点,说一说你对春秋争霸的认识。
2023-12-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6 . 【遗址和史书中的历史】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

材料一 历史遗址承载的历史价值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二里头遗址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在洛阳平原发掘的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出土了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内容

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材料三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出土的一套祭祀祖先的青铜礼器——“九鼎八簋”,规格很高。按照最初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族也开始使用,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由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也有人认为曾、随是两个国家,不可等同。

——摘编自《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处考古遗址,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指出据材料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屡屡出现僭越现象”的原因,并简述破解“曾随之谜”的研究方法。
2023-1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晚期戴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除了作为战争固定属性的铁血厮杀这种残酷的一面以外。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基本宗旨的温和一面。即便是在刀枪相见式的残酷较量中。也并不缺乏崇礼尚仁的特色,这与战国以后那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象,是极为不同的。

——摘编自黄朴民《春秋后期霸权兴表大起底》

材料三   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虽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名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这形成了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

——摘编自《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春秋时期农业领域的现象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
(3)这一时期学术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中心要义的特点,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政治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
2023-11-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进行评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使“民以殷盛,国以富强”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
2023-11-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以来,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争做霸主,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仅记载《鲁史》的242年里,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

——摘编自邹复《想起了“春秋无义战”》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小历认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相互攻伐,不利于社会发展。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现象。
2023-1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