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实行“仁政”。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       
A.形成了忠君守礼局面B.批判依法治国的思想
C.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场大辩论是(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依法治国
2022-03-0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道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哪一学派的观点被秦朝采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4 . 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要求各国纷纷变法,实行君主集权,建立更严密的管理体制;思想上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改变社会的方案,互相争鸣。以上内容说明战国时期(     
A.社会出现多方面变革B.商鞅变法促使社会变革
C.统一战国发展的趋势D.百家争鸣为变革找方向
2023-01-0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制度和秩序被破坏,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材料中所述的历史乱象相关的制度。为了避免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百家争鸣主要代表。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意义。
6 . 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A.注重儒家学说B.加强了思想控制
C.中央集权的强化D.排斥其他学派
2020-10-21更新 | 48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笔记中有“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变法、改革”“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断他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C.社会大变革D.民族大交融
9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了如下学习笔记,这些笔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阶段特征是(       
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2、各国变法
3、铁器、牛耕的使用
4、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3-09-20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秦的暴政,人民怨声载道B.私学的兴起,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C.分封制的实行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21-12-17更新 | 26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大丰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