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学术分裂,百家蜂起,各家都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见解。这一局面的出现(     
A.严格规范了民众的言行B.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C.限制教育在民间的发展D.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三:日本学习、改进中国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唐人的打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传入周边地区。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中图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永袭?
(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井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2020-07-18更新 | 12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面对“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局面,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此行为(     
A.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B.代表了周王的利益
C.表现了民本思想深入人心D.实现了人民的愿望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019-01-30更新 | 1566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沭青云镇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私学的盛行B.诸侯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22-02-22更新 | 245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2014年海南文昌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9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1-11-20更新 | 619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06-16更新 | 1502次组卷 | 69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