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不断增强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 .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状况?请写出最东面的诸侯国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是哪次变法?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变法哪条内容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其完成“扫六合,四海一”有何历史意义?
(4)从西周初年800个诸侯国,到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再到战国七雄,及至实现“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12-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十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显著进步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2022-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17年10月18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梦想,让我们回首历史,感受两干多年阶的风起云涌,体会那个时代的梦想。
一、力主创新强国梦——商鞅变法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为何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战国策秦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回答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用材料中原话回答)
二、扫六合统一梦——秦朝建立

材料三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材料四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始皇时,“统一宇内”。


(5)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09-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民族交融,主题探究。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

【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概括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三字经(节选)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D.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
2021-06-1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定心卷历史试题
7 . 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古代民族交融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哪一朝代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对下列关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情况归纳作出判断,能直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填写“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填写“错误”;以上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填写“不涉及”。
①经过漫长的民族融合和发展,华夏族才成为统一的民族。(________)
②元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________)
③宋辽和战的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________)
(3)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美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材料四中使美国南北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具有怎样的关系?
2021-09-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有历史学家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而秦代的迅速消亡,原因在于役使民力过甚。”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①较为客观地评价了秦朝的政治统治       ②政治统治的弊端明显加速了其消亡
③过度役使民力是秦灭亡的唯一原因       ④秦朝的政治政策中有部分积极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赵人”“燕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统一(  )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D.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
10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二   如下面三幅图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据材料二,归纳促进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2021-05-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