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材料二



(2)图一人物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是谁?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二①处应填写什么?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2021-04-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工具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英明决策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材料二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材料四   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还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区域哪个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他变法的经济方面的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4)写出材料四中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悟?
2021-04-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一中国的伟业是由幼年登基的秦王嬴政完成的……他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2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美]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于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国文明史》

材料三   短诗二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恩令”实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的“稳局面”措施。并指出他统治后期出现的“治世”的名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后期使“君权旁落局面乱”的原因。
2021-04-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       制度。
(2)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这一时期疆域有何特点?对台湾如何进行管辖?
(3)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南和西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
(4)根据图四提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时疆域的南、北端。
2021-04-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原文大意:“一人发动起义,就使得整个王朝都崩溃了,秦二世也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分析秦统一国家建立的伟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一问题你能回答吗?
(3)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举一个方面的例子说明。
2021-04-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阂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所指的制度名称。并写出这一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名称。并写出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1到图2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2021-03-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七年级(1)班的同学用不同的历史学习方式,分小组制作了如下学习任务卡片,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逐一完成。

任务一【列表归纳——寻找历史经验】


(1)一组同学用表格的方式对下列王朝的更替进行了归纳,请你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之君

前2070年

阳城

前1600年

西周

前1046年

镐京

幽王

嬴政

咸阳

秦二世


(2)从上述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治国的经验?

任务二【运用史实——阐述历史人物】


(3)二组同学给出下面两组历史人物, 请你从两组中分别各选一位,简介 他们的主要事迹。
A组: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B组:齐桓公、陈胜

任务三【图片展览——解读经济规律】


(4)三组同学收集到下面一组图片,据此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任务四【材料研读——形成历史认识】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四组同学就此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 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021-03-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文中“卫鞅”指谁?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卫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于哪一年建立秦朝?定都在哪里?
(4)材料三说的是秦王在历史上的哪一贡献?
(5)列举秦王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所采取的措施。
(6)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所赞扬的历史事件有因果联系吗?为什么?
2021-03-2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事件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
(2)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之衰】

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秦之亡】

材料三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2021-03-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个诸侯国?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所示,秦王兼并六国后,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两项措施及这些措施的意义。
(3)秦王派大将蒙恬修筑的防御工事被称为什么?其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4)“中央集权制度”是谁首创的?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