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阅读地图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图1中的诸侯国建立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分别是两个朝代的疆域形势图



(2)分别说出图2、图3两个朝代的名称。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三   



(3)请阅读图4,将图中A、B、C、D正确匹配至下面小题。
①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
②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发生地点
③刘备于221年称帝后所建立政权的都城
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战役的发生地点

材料四   



(4)阅读5,回答北魏都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发生于哪一皇帝统治期间?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2022-01-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变化。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2)指出材料二中人口迁移的方向,说出此时期人口迁移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樊树志《国史概要》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及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3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下图



(1)材料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2021-12-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2)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材料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李斯《琅琊台刻石》


(3)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有何感悟?
2022-11-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考古发现——史料实证】


①河姆渡猪纹陶钵                           ②河姆渡猪圈遗址     ③甲骨文“猪”的书写     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活动二【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秦朝疆域图                                             东汉疆域图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1)根据活动一提供的史料,你会选择哪些史料来证明河姆渡人开始饲养猪?(写序号)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根据活动二的地图,写出秦朝疆域最西到达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的建立者。根据活动二的地图,分析从秦到东汉我国版图变化的特点。
(3)根据活动三的结构图,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孝文帝改革。(要求:介绍要出现结构图所提供的信息,介绍内容要包括朝代、改革内容和影响。)
2022-04-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实现统一后的政策变化


材料二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称“西域”,即“西部疆域”之意;清乾隆皇帝更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1)材料一反映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国家统一?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采取什么方式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联系所学,回答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在东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如何实现的?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帝设置了什么官职?
(4)上述材料涉及的方式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
2021-06-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摘编自《史记》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后,为巩固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这种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的是谁?

材料二   宋代商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有人称之为城市革命:就是坊市制度(居民居住在坊,商店集中在市)的打破。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勾栏的出现,为繁盛一时的杂剧表演提供了舞台。…宋时海外商业之盛,远远超过前代,增加了财政收入及收购进口物资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城市革命”的表现,简要分析其影响;举例说明宋代科技发达的表现。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3)依据材料三,在北方和南方,清朝分别采用了何种方式来保障边疆和贸易的安全?清朝乾隆时期是如何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管理的?
2021-04-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卷02-2021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通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中的五个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

历史时期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有几种不同的途径。一是战争与交往。如春秋战国时期。二是民族迁徙。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是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四是友好往来。在国家统一时期,民族间往来频繁。如唐朝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用秦朝、西汉政治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举出少数民族统治者在促进民族交融方面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功之道。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一条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