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1                                     图2                                   图3


(1)根据材料可知,图1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图2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共同反映了怎样的状况?
(2)图3所示统一局面出现在_____________年,实现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哪些因素推动了图2到图3所示局面的转变。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上述地图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3-12-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特征是战争不断,为此同学们搜集如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比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大小战共计213次大小战共计222次

城濮大战用七百乘兵力,鞍之战用八百乘兵力,每乘以三十人计,也都只有两万多人,楚国在鲁庄公二十八年伐郑,用了六百乘兵力

公元前293年,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73年,白起败魏于华阳,斩首十五万,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俘虏赵军四十多万

城濮之战、鞍之战都在一天之内决胜负,鄢陵之战用了两天

魏惠王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孟尝君联合韩魏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

——摘编自《春秋的战争行为及其时代特征》


材料三   在春秋战国这种战争不断的时代里,孕育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1)材料一中的文物能够佐证当时社会的哪些情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呈现出哪些特征?
(3)材料三是同学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请将结论补充完整,并指出该封建国家的建立者。
2023-12-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一秦朝疆域图


(1)依据材料一中的地图,写出你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把①和②处的内容写在对应横线上。并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_名称:_____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分别写出三幅图片反映的秦始皇采取的统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4)结合所学,概括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建立体现的历史趋势。
2023-11-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统一,这是从思想到实践的探索中证明的事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认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变革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鲜花怒放”。

材料二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虽然在政治思想上相距甚远,但都提出了一些统一的主张,如“定于一”“一天下”等。这些主张顺应了历史的趋势,反映了现实的愿望。秦统一至今这2000多年里,统一的时期约占70%,分裂的时期约占30%。即使在分裂时期,仍存在着统一的有利条件:各地区文化上的相通,经济上的依存关系,汉民族的主体作用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统一的思想观念等。这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终会走向分久必合。

——摘编自崔钰《统一:历史的主流与现实的主题》

材料三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沫若认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说说秦朝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3-10-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规模的争霸战争?“诸子百家”中提出反对战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试举一例。
(2)从三幅图的演变能够看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最典型的趋势是什么?结合图3及学过的知识,你认为秦国能够迅速灭掉六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称量物品,用统一大小的量具,即重量单位要一致,长度单位要一致。所有的马车两车轮的间距要相等。写书信或文章时用相同的文字。)

——司马迁《史记》


(3)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这些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2023-10-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指出为加强中央集权,其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并分别简析其影响。
2023-09-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凌霄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活动,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作为支撑论据的是(     
论点论据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形成和发展A.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秦朝修筑长城北击匈奴;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朝修建故宫等。
B.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雍正设置驻藏大臣等。
C.西汉时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D.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唐代改进曲辕犁和筒车;宋代引进占城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材料三: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桓公指的是谁?“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和齐国共同争夺霸主地位的楚国、秦国、晋国的国君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说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国竞相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后完成“扫六合,四海归一”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上所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3-04-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不同时期对“大一统”的追求,让统一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萌芽】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杨向奎


(1)从材料一中,归纳西周建立后对中国大一统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大一统趋势日趋明显。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有成效。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请写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直接目的。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最有成效”?

【建立】

材料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请写出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和统一后的都城。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你从秦的统一中得到的主要认识是什么?

【巩固】

材料四   学习笔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作用
政治…………
经济便利经济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文化…………
交通方便了各地联系,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4)请将学习笔记中经济、交通方面的措施补充完整。
2023-04-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