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祸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一统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镐京B.咸阳C.长安D.洛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书》记载,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材料反映了(       )
A.战国出现了统一趋势B.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C.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02-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请回答:
(1)根据活动一,对比秦朝与西汉的形势图,归纳异同点。
(2)结合活动二中的材料你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3)请你依据活动三当中的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2023-03-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自秦统一后,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加强。西汉建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在长期交往中,人民之间交触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中国古代史》(第5   上册)

材料三   五胡内迁指匈奴、鲜卑、羯、氏、羌等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春秋时期在怎样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据材料概括春秋争霸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写出西汉的建立者,举一例“西汉建立后,各族统治阶级之间有过战争”的史实。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并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3)材料三中的“五胡内迁”发生在什么时期?氏族和羌族迁入哪里?据材料三,概述“五胡内迁”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此后与“五胡内迁”影响相同的改革。
(4)综上所述,从春秋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3-03-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南京市溧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如三幅地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争霸战争延绵不断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社会经济快速发展D.变法改革日渐深入
2023-01-14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的各次民族交融其实就是各少数民族逐步汉化,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汉人的过程,而其本身的文化又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原先的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交融的高潮时期,对后来隋唐建立具有推动作用。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这种交融才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源。

——摘编自《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


(1)材料一中,秦王朝在“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什么?汉武帝时代的“精神空间”整合与凝聚又指的是什么?(史论结合进行说明)
(2)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一历史现象与材料二相符?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
(3)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主题。
2023-01-0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雍城B.洛阳C.长安D.咸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梁启超曾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统一趋势B.秦朝统一天下只是历史的巧合
C.天下统一是秦朝的历史功绩D.当时其他国家也具备统一条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