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材料题政治制度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有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周朝和秦朝相关制度对比

项目周朝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材料三:一法度衡十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武帝时,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诸侯王甚至私人均可铸钱,严重影响中央的财政收入。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五: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的①②处分别应该填什么?并说明他们的共同作用?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概括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5)材料五中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请你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
2023-11-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一教联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标志着从诸侯国向帝国过渡的公元前221年,是本世纪发生革命性变化前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     
A.秦国修筑长城B.秦孝公变法C.秦朝走向灭亡D.秦完成统一
2024-01-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疆域变迁指的是土地大小多寡的变化,而了解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有利于培养领土主权完整的意识。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观察下面两幅地图,最能说明导致前后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增强实力B.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C.秦王善于任用人才D.秦王战略战术得当
2023-1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列示意图中①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4-01-1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蒙古地区也因大量汉族人民的进入形成了许多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康熙、雍正年间,仅流入的山东籍人就有几十万。他们在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学习,日渐形成了一种同生共荣的民族关系。满汉及蒙汉之间的通婚禁令,也随着各民族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而被打破,在东北及蒙古地区,满、蒙、汉等各族之间的相互通婚,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归纳材料二体现的信息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该变化的相关因素。
(3)据材料三,归纳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特点。
2023-09-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秦朝,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在大刀阔斧中行进,在农民战争的硝烟中灭亡。走进“大秦帝国”,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统一篇】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从图1到图2版图变化的历史意义。
【统治篇】

材料二: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摘编自柏杨《中国最短命的王朝:秦隋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
政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立①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②________
经济统一货币为③________,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为④________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西起⑤__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灭亡篇】

材料三:秦朝作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王朝,其实力自是不容人质疑。尽管实力强盛,但秦朝在历史上驻足的时间比起其他朝代来讲却少得惊人,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大到让六国屈膝的大国……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却草草地被义军收了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综合以上探究,分析秦朝的兴亡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2023-1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材料确定观点,选取图片中的两个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突出人物的主要功绩,语言通顺,150-200字左右)。
9 . 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李斯《琅琊台刻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有何感悟?
10 .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变化。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四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统一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四,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023-07-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