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大一统既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家治理自身的重要内容。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形成于秦汉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下为秦朝思维导图


   
(1)请将导图内容补充完整。
A:B:C:

材料二: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2)结合秦朝思维导图,写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名称。根据材料二,写出皇帝设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材料三:……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3)根据材料三,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所指的这是历史上哪一次“变法”?概括材料中指出的变法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材料四: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法的裁制;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统一思想”?
2023-0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政治制度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中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图四和图三相比,中央机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填写出图一中A处的内容。

材料二   资料①:帝(宋太祖)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

资料②:若论制度,宋代大体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


(2)材料二资料①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上的哪一项措施?资料②中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

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赵翼《檐曝杂记》


(3)材料三与哪一制度有关?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4)由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
2023-01-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五四学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励精图治,实现了富国强兵,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变法先行】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面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变法的哪项措施最受农民的欢迎?
【政治创新】

材料二:下图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将示意图①处补充完整,并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巩固统一】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3)材料三体现了秦朝的什么措施?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023-01-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为了防止再次分裂,……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材料一中“广袤的统一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请你介绍一下“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的内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哪一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效果?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四: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四,你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主要有哪些?
2023-01-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说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是由秦始皇建立的,在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他于三十九岁这一年,完成了这前无古人的霸业,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请补充图中①、②的内容。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建立在哪一年?
(3)请简述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022-12-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树人外国语学校(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二次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材料三: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写出人名)
(2)根据材料二给出的图片,按顺序写出秦王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中,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4)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2-1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政治、经济和管理制度的革新,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管仲为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四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图示,写出A、B的制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中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谁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5)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三公”中“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分别是谁?秦朝开创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
2022-11-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学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初,位于西方蛮荒之地的秦国还默默无闻,国君赢渠梁雄心勃勃地想要改变现状,发出文告宣布“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一位在魏国没有得到重视的客卿前往秦国,赢渠梁把大权交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变法。只用了十九年时间,秦国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为嘉奖他的功绩,赢渠梁把商等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做商君。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1)文中的“变法”的主持者是谁?任用他变法的“君王”是谁?
(2)这次变法的目的什么?这次变法的内容中,在政治方面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什么?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有帮助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图中文物是一种量器,经历从战国到秦朝120多年的使用时间,器璧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底部刻:“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3)材料二中“廿六年”是指哪一年?铭文记录了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写出其中三例。
2022-11-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16校联盟(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史学家吕思勉曾这样描述秦国:“…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秦国最终一统六国,且开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先河。让我们探究背后的原因:
【探究一:改革——富国强兵】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阡陌: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探究二:——开创先河】

材料二



(4)将表格补充完整。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中央创立的制度是什么?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探究三:措施——巩固统一】

(5)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2022-11-2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个领域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2)材料二显示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规定的统治阶层内部最低等级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是秦朝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图中①代表的官职是什么?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4)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也是中国精神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法治”“德治”分别源于这一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分别写出其代表人物。
2022-11-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