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皇帝为了加强统治,常常采取不同的措施。某校六年级(1)班的同学以“明清不断加强的皇权”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当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三   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密班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设立宰相的原因是什么。
(2)废除宰相制度的是哪位皇帝?这位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还有哪些措施?
(3)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皇权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它”有哪些作用?
2023-06-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龙口市龙矿学校(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相对于传统的奴隶制度,商鞅变法在社会治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行之十年,……。民……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两段史料中体现的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二   秦朝政治建制思维导图



(2)如果需要你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甲处制度是?写出乙、丙两处的官职及各自的职责。
(3)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回答秦朝在地方政府建设上是如何做的?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做法对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2023-04-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先进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

孔子是①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整理在②里。老子是③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他的学说的著作是④。韩非创立的⑤学派思想,他提倡⑥,被封建国王所采用。

(1)完成上面表格内容。

材料二: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经济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两朝的统治者——“秦皇汉武”的历史功绩被后世称赞。


(2)“秦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制度?有何意义?“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带来的影响。
2023-04-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老城街道初级中学(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统一后的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有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时说其“异于秦始皇无几矣”,还说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1)材料一中,这位“新皇帝”是哪位历史人物?
(2)“新皇帝”在文化上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4)这位“新皇帝”在位时期,在北方修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工程,其名称和其作用分别是什么?汉武帝在位时,同样在军事上有举措,请问是什么?
2023-04-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老城街道初级中学(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为巩固统治,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材料一“西周王朝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否定这一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那、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今、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其变法的思想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材料三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指出该制度的开创者。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措施是什么?举两例说明“(秦汉以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2023-03-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材料二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各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文景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中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四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4)据材料四,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项制度又称“封建”,即:“封邦建国”。也就是把新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通过这项制度,王朝不仅加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势力范围,密切了同周边各族的关系,成为疆域空前广阔的强国。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上册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枚皋,“应对”之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奉使”之士如张骞、苏武,“将率”之士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受遣”之士如霍光、金日磾等,都在历史上留有盛名……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时代的“功业”“制度”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正是由于汉武帝身边集聚了一个在文化资质上同样“后世莫及”的人才群体。

——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项制度的名称和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建制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出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汉武帝分别采纳了“董仲舒”和“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4)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对抗匈奴的高潮是什么战役?该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2023-03-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叫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材料三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写出2点即可)
2023-03-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2-2023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图1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图2反映了汉武帝的哪一政治措施?

材料二   汉武帝时,在经济方面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中国历史·第一册》


(3)材料三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截然不同的态度。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这一措施确立了儒学怎样的历史地位。
2023-02-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它有着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把“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02-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蓬莱市(五四学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