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如下图。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指哪一年的什么事情?你认为这件事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相比,有什么进步意义?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秦始皇在中央又开创了哪一政治体制,设置了哪些官职。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
2023-12-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里汤中学、文昌中学、乡下10所中学联考(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短暂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统治措施


材料二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材料三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在途中遇上了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被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押送军官,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体现了秦朝的哪些统治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涉及的是哪次起义?此次起义有何地位?
2023-12-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二   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三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1)依据材料分析,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在上述制度下产生了哪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封建亲戚”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2023-12-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图二                                                图三

材料四:(主父偃)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五: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材料称赞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材料二图示反映的是秦朝开创的一套什么政治体制?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二图三分别反映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项举措?
(4)根据材料四材料五,概括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统治措施?
(5)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3-12-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和制度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泛指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的大批封建(封邦建国)以及军事征服,从而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指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区域)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统一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对象是?
(2)材料二说的是什么变法?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治所建立的一套什么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2023-12-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佛山中学(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杰出帝王,他们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实施了许多措施,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了制度替代“古封国制”?这一制度对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中什么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历史上常将“秦皇汉武”相提并论,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皇汉武”的认识。
2023-12-1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秦王扫六合》


(1)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材料中评价他什么贡献?他在全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2)图一方框中货币名称是什么?秦朝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有什么?
(3)图二中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
2023-11-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四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制度或政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2)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它有着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列举“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

材料四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的“新皇帝”叫什么名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制度变革的认识。
2023-11-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学校联考(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你运用所学整理以下学案,完成探究性学习。
探究一:【制作工艺创新】

商周时期的工匠铸造青铜器采用的工艺,主要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1)运用所学,写出“采用以上工艺制造出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名称。
【生产工具创新】

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悉。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


(2)从材料可知,与以往工具比铁制工具的优势是什么?
探究二:【建筑工程创新】
(3)中国古代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水利工程由谁主持修建?
(4)长城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最早的生命线条,秦汉王朝留下的生命记号。”“修筑长城,是西周以来农耕文化对付游牧文化侵扰的又一项措施。”依据上述材料可知,西周以来“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三:【政治制度创新】

                      图一                                                                   图二
(5)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周为巩固疆土,实行什么制度?
(6)写出图二呈现的秦朝政治制度的名称。
(7)结合所学,将图二中A处填写完整。写出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8)综上所学,中学生应该培养什么精神?
2023-11-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要求,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四:



(1)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在哪一年?秦王是谁?秦统一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分别是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重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处是哪一官职?材料四所示的这一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5)秦朝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巩固国家外,还在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需答出两条)
2023-11-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16校联盟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