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9 道试题
1 .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摘编自《韩非子·有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对秦朝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2)材料二中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体现在哪一个重要文献中?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材料三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4-05-2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2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明晰历史线索】

【历史解释·体会制度作用】

示意图

进程

a.确立

b.完善

C .发展

d.强化

【唯物史观·感悟经济发展】
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情况

汉初状况

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

应对措施

刘邦时期:“兵皆罢归家”;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以农为本; 三十税一;“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盛世局面

D
【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卡片 1
名称:E改进造纸术
所处时代:中国对世界文
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卡片2
名称: 指南针
所处时代: 宋代
影响: ____F____
(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依据上述部分年代尺,把其中的B、C内容填写完整。
(2)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以上图文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任选1例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根据上述材料,请把D的内容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西汉初期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对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同学们正在制作以上文化宣传卡片,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卡片中横线上空白E、F处的内容。并谈谈青少年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增强文化自信?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闭卷)-初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陕西西安出土的衡器秦权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

——摘编自曹大为《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图1,概括秦朝政治建制呈现的特点。史料可根据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述它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5-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4 . 九年级同学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绘制知识结构图,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的认识。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文物进行布展。

问题1:请按时间顺序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序号 。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总结并绘制如下图示。

问题2:请为上述大一统的特点找到对应的佐证文物序号填入下表,并仿照示例说明其在推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特点佐证文物(序号)说明
国家统一反映了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完成国家统一。
“要在中央”

郡县体制

因俗而治

【活动感悟】“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2024-05-2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有历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元朝幅员之广袤,地域之辽阔都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与唐、宋相比,那些鞭长莫及、只能设立羁縻州郡的地区,元时都悉数置于中央政府有效的管辖之下,设立了行政机构,与内地无异。元代的疆域大体上也是清朝全盛时的疆域,我国今日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元朝统治者的贡献也是不应湮没的。

——摘编自任崇岳《元朝的统一及其意义》

材料三: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边疆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6 . 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变迁的历史意义。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中江中学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2024九年级下·湖北武汉·专题练习
7 .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王老师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重温经典——吸取先哲智慧】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1)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相同之处?

任务二   【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

(2)请依据材料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任务三   【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

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依据如图,请概括说出蔡侯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原因。

任务四   【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

(4)上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写出作者,并写出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位。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2(武汉专用)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从公元前两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华北各地的史前文化在强烈的交互作用与整合过程中,发育成以“三代”(夏、商、西周)著称的早期华夏文明。在公元前最后的那一千年,华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政体①。公元后第一个一千年,汉文明一波又一波地从华北向南方社会全面融合,以越来越快的节奏推动东部中国经济文化均质化的进程②。公元后第二个一千年,南方超越北方,西部及西北各地区先后被元、清等政权稳固地整合到中央王朝的疆域结构之中。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①②处涉及的相关史事或历史现象。
(3)材料三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
2024-05-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联片教研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文治武功,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材料三   从西汉开始,孔子思想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王朝无不大力推行孔子思想,大兴学校,开展儒学教育,汉族政权如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莫不如此。历史上之所以分裂的局面很快被统一所取代,统一的时间远远高于分裂的时间,少数民族之所以进入中原以后很快被融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文化,这个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文化具有超越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甚至分立政权利益的民族凝聚力。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列举两例清朝统治者经略边疆的“武功”,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统者经略边疆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使孔子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的是哪一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古代统一事业发展的因素。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在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制度),它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图A宋太祖在地方上设置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于1727年在图B中①地设置______,监督该地的地方政务;公元前27年,______(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建立后在中央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024-05-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中学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