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公之天下之端自秦——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控。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政治制度。
(2)写出材料二中“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
2022-02-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每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内部的和谐是基础。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材料一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秦朝的行政制度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行政制度对国家发展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材料三:(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3)材料三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加强了国家统一?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022-02-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2)材料三中的示意图反映了秦朝哪一政治制度的建立?对后世有何影响?
2022-02-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描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1)材料一中这种政治格局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这种制度的实行,最终导致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混战局面。之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该制度被哪种制度所取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3)中国古代朝代的兴亡都与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以上探究,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022-02-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观察下面示意图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的哪一制度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新创新措施?
2022-02-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目的。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哪项制度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2-02-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诸子百家思想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晚期,中国社会正由漫长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步履踉跄而急促、踌躇而坚定。铁器牛耕技术广泛使用,农学医学科技水平普遍提高。政治改革上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土地改革上从井田制向私有制发展,各国争先恐后变法图强;旧有生产关系正土崩瓦解,新兴生产力如春笋破土;旧制度被摧毁,新制度尚待建立……统一意志尚未形成,思想纷争、学术纷繁、文化纷呈。

——《孔子的天空》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材料三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税赋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摘编自《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四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晚期出现“思想纷争、学术纷繁、文化纷呈”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统治者”为“建立第一个帝国”采纳了法家的哪些原则?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2-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考古学家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材料二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始于公元前3世纪,至令仍然发挥着作用,都江堰控制着岷江之水,引导其灌溉成都平原肥沃的耕地。


材料三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


材料四   第一条   为实现本公约的宗旨,下列各项应列为“文化遗产”:

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材料一中的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个朝代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这个朝代的最后一个君王是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出现于我国哪一重大历史时期?根据材料二,概括它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他在思想控制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信息,概括列为“文化遗产”的条件?
2022-02-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材料二   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统治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只能采取据点式的城邦国家,以间接统治溥天之下。——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



(1)材料一谈论的是远古社会的哪一制度?为了达到材料二中的“间接统治溥天之下”,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天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根据图示指出秦始皇是如何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秦朝政治的特点。
2022-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之。”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哪一重要制度?结合材料一,指出诸侯对周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一中的重要制度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突出的进步性?
(3)概括材料三中“偃”的基本主张。据材料三,分析其提出此主张的原因。
(4)综合材料二、三,你认为秦皇汉武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022-02-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