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

汉朝

经济

思想文化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取《史籀(zhòu)》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材料二   翟兑之就“统一”、“一统”政治格局的创立评价秦汉的地位:“六国不能统一之业,而秦卒能成之者,秦之处心积虑,自强而力征。其政策相传,绵延不懈,而前后一致,非诸国所能及也。”“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二千年来如一日,此又秦汉之所赐也。”

——王子今《秦汉:穿越千年的文化符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和汉朝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二模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2 . 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中学以“走进秦汉”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时空观念——四海归一】

秦朝形势图


(1)仔细观察《秦朝形势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写出秦朝都城的名称。据图指出秦朝疆域的特点。

【加强集权——破旧立新】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那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制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摘自《秦汉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史料实证——思想认同】

材料二   秦始皇及其臣下对战国以来蓬勃发展的思想心存畏忌,唯恐妨碍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巩固,因而采取了粗暴的扼杀政策。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这一事件的后果极为恶劣,战国以来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发展因此遭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秦汉(上)》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禁止)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学术系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服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综上,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特儒学的不同态度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唯物史观——总结规律】


(4)综合上述主题的探究内容,请你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谈一谈你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课秦统一中国

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课东汉的兴亡

13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材料中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说明理由。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的地图,判定是哪一时期的疆域,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3)阅读材料三、图中的A是什么朝代?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三国的地理位置,李老师用了上述的方式,他还表示三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你猜得出来吗?请试写出这个汉字。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4)阅读材料四、指出图一中A所代表的事件。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
(5)从材料三、四可归纳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2023-1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加强对边疆管辖,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朝代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经夏、商、周的发展而最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进一步吸收边疆民族成分,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人数更加众多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汉族。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坡陇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间,各得其名。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澎湖》

材料三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边疆开发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元朝政府为加强对材料二中所示地区的管辖设置了哪一机构?清朝时,哪一历史人物打败了此地的殖民侵略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小塘镇中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明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守和县令的任命有何特别之处?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传统的中国历史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摘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要求:有观点,有史实,不得摘抄原文)
2023-1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在我看来,嬴政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他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某同学制作的秦朝疆域的坐标图,请你填写出方框内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A:______   C:______   B:______   D:______
(2)材料一中的图二反映了秦朝在政治上创立的什么制度?同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上又实行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暴君,请你仔细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1-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人物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图二中序号③④共同代表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行政制度。
(2)请归纳秦朝经济上和文化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陛下”指的是谁?他接受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4)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关于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有名的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2023-12-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玉溪峨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归纳错误的是(     
A.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2021-06-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制度和法律是立国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秦朝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

——摘编自葛剑雄《我们的国家:疆域与人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度和疆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独立后的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制体制,缺乏一个有效能的中央政府。外部受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势力的三面包围,国内各州之间也开始发生裂隙和冲突,各州内部的矛盾也在迅速发展。需要加强各州之间的团结统一,设计一套社会矛盾的调节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的《联邦宪法》,确立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建立起中央集权,确保民族独立与统一的共和国。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流传提供了舞台。“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与自觉归属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如“中华革命党”“中华实业团”“中华书局”等等,说明中华观念逐渐流传与被接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如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继续发展有了法律上的保护,至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如此制度保障,有助于固化思想观念,有利于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


(3)依据材料三,总结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广泛认同的原因。
2021-06-0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1)材料一图1中,秦朝修筑了西起①_________,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图2中,1684年清朝设置管辖②地的机构是________;该地区在_______朝开始成为中央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2)阅读材料二,概括其观点。
(3)有学者说: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统一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依据。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市直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