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83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停表、火柴、温度计、水适量。

(1)若某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此时温度计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该测量值比此时水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2)改正问题后该同学实验观察到第2min水开始沸腾,他判断出水开始沸腾的依据是:______
(3)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t/℃

90

94

97

98

99

99

99

99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2 . 你是否幻想过拥有“身后长眼”的本领,其实一块平面镜就能实现,小明利用平面镜就能实现即使不回头也能看见后面的小伙伴。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伙伴的部分光路图。请你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应怎样放置平面镜。

3 . 某同学在课堂上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实心铁球、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同学每次实验,要将铁球从斜面的______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______
(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间接反映的;
(3)实验中,该同学发现铁球很难每次都能正向撞击到木块的中央,从而导致木块旋转或偏移,不能沿着铁球正面撞击的方向运动。于是该同学对实验方案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如图所示。方法一:在原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固定一个弹簧;方法二:在挡板前面贴上面积较大的、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

其他同学普遍认为“方法二”要优于“方法一”,请说出两条原因:①______,②______
4 . 课堂上,同学们分组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F”LED发光体、凸透镜(焦距为5.0cm、10.0cm)、光屏和刻度尺。

(1)第一次实验时,甲小组调整LED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如图所示。将发光体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通过移动______来改变物距;
(2)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同时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信息和数据如下表:
甲小组

实验次数

焦距

f/cm

物体高度h1/cm

物距u/cm

像的虚实

像的正倒

像的高度h2/cm

1

5.0

12.0

20.0

实像

倒立

4.1

2

25.0

实像

倒立

2.9

3

30.0

实像

倒立

2.3

乙小组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体高度h1/cm

物距u/cm

像的虚实

像的正倒

像的高度h2/cm

1

10.0

12.0

25.0

实像

倒立

7.9

2

30.0

实像

倒立

6.1

3

35.0

实像

倒立

4.9

①分析表中信息,甲、乙小组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实像;
②甲、乙小组同学共同认为,他们采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相同,这样做可以避免实验结论的______
(3)甲、乙小组继续交流,他们发现,进一步分析他们记录的实验信息和数据,还可以得出结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______有关。请写出分析实验信息,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______
5 .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保持______;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该同学发现______,于是选择将电流表0~0.6A的量程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4)该同学想继续测量另外一个额定电压为U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但是发现电流表已损坏,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开关S、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6 . 小明家中两盏电灯是由一个开关S单独控制,请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连接电路。

7 . 如图所示,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被气球吸起同时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头发与气球带有同种电荷
C.气球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或失去电子
D.被吸起的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8 . 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为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______(选填“a”“b”或“c”选项,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应该______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观察
(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右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则像的像距为______(填“”或“”),若在图乙中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选填“只有”“只有”或“”)。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第三十四中学中考考前模拟物理试卷
9 . 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认为白酒的密度是变化的,38度的白酒比53度的白酒密度大;同组的其他的同学认为白酒的密度同其它液体的密度一样是不变的。为了证明各自的说法,他们学习小组找来不同度数的白酒,各自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测量比较。
小明的测量过程如下:
(1)小明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适量的53度的白酒倒入烧杯中测量它们的总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与白酒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烧杯中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筒壁沾有少许白酒,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白酒的体积如丙图所示。小明将倒空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47.2g。计算出所测白酒的密度为______
(4)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白酒的密度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5)小明正准备测量另一种白酒的密度,看到小组的其他同学已测量完毕正在讨论。他们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38度的白酒和53度的白酒,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小明看到他们的测量数据后高兴的说:“你们的测量结果说明了,证明了我的说法是对的”。你通过分析认为小明的这个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错误”或“无法判断”)的。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第三十四中学中考考前模拟物理试卷
10 . 我国北方冬季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形成冰花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凝固C.升华D.凝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