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小吴先将玻璃管上每隔2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吴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吴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小吴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气泡的路程-时间图像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气泡可以看成做______运动;
O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

100

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510152025

(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022-02-05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开拓小组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他们猜想可能与伞面的材料和伞的面积有关。于是自制了不同的降落伞多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伞面材料

伞的面积/m2

下落时间/s

1

纱布

0.5

3.67

2

纱布

1.5

5.12

3

棉布

0.5

4.52

4

棉布

1

5.36

5

棉布

1.5

6.14

6

防水布

0.5

5.45

7

防水布

1

5.94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反映它下降的速度,实验时应使降落伞从_________高度下落;(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材料有关;
(3)分析表中数据还能得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伞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3 . 如图所示,甲、乙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一位同学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均是向左拉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在甲图中,从A点到达F点为________秒,从A点到达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在乙图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
2022-01-1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为研究小车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均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

(1)除了图中的器材外,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_
(2)实验前,小明对小车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猜想:
①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②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某次实验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为______cm;
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
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
分析数据可知,猜想______(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2s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4)如图乙所示符合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
(5)小明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某一位置,路程为s,时间为t,小车在路程中点处的速度为v1,在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5 .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m/s。
6 . 物理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某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1秒钟内上下振动共50次。如图(a)、(b)所示,为用该打点计时器分别测量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所打出的两条纸带,则:

(1)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打下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秒。
(2)甲物体从a-c所用的时间______乙物体从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比较(a)、(b)两纸带的打点情况,可判断______物体的运动快慢始终保持不变。
2021-11-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期中考试题
7 . 某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不变的运动称作“匀速直线运动”、快慢改变的运动称作“变速直线运动”。他们决定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情况。他们在玻璃管中装入液体,并在管中留一个气泡,观察并记录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前,先将玻璃管有气泡的一端向下倾斜,让气泡在玻璃管中向上缓慢运动,气泡运动过程中保持玻璃管的倾角不变。玻璃管旁放一把刻度尺,用秒表记录气泡通过某一位置的时间,用记号笔在玻璃管上标出此时气泡的位置。该小组同学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图(a)、(b)所示,请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判断气泡的运动情况。


①分析比较图(a)中的相关数据可得:物体沿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物体在做______运动。
②分析比较图(b)中的相关数据可得:物体沿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2021-11-12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这是频闪相机拍摄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其中相机每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相同(  )
A.B.
C.D.
2021-11-04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10月段考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可知,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填“大、小”)。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
2021-09-03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需保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如表是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的很好的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
速度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
干燥潮湿干燥潮湿干燥潮湿
40778101517
509913152224
60111119233034
80151533434858
100191952657184
(1)研究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反应距离、____________就越大;
(2)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驾驶汽车时①______;②______
2021-07-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溪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