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小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准备了小车、斜面、毛巾、棉布、木板(三种接触面对运动物体阻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毛巾、棉布、木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保证三次实验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
(3)实验推理得出:小车运动时若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__
2 . 如图所示,小田又做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

(3)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_____来实现的;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6)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排序为 _____
A.
B.
C.
3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的__________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如果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接下来改在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C.增加木板的长度             D.增加木板的宽度
(3)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发现: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越___________
(4)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认为图中的篮球,飞到空中A点时,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篮球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数字)。
2022-12-2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消化作业二物理试题
4 . 小华同学家准备装修房子,她跟爸爸一起到建材市场选购了大量的建材。在将建材运输到家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推动建材—搬上货车—运输到家”三个过程。刚刚学习物理的小华发现这其中涉及了很多的力学知识,请你跟她一起进行研究;
(1)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建材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______

(2)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此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建材箱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态。小华想探究“处于平衡态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需满足什么条件”。考虑到重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小华将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对角的顶点附近各开一个小孔,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托盘,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钩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硬纸板
B.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择质量较大的硬纸板
C.调整两边的钩码数量,是为了研究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
D.将硬纸板旋转一个角度后释放,是为了研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
(3)小华在将建材箱沿水平地面推动的过程中发现每次推力大小不同,她认为这是由于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导致的。那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根据生活经验,她做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
据此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验证上述猜想;
如图所示,A、B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的长方体;

①她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A,应使物体A沿水平方向做______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②由图甲、乙可知,小华验证的是猜想______;(选填“一”“二”或“三”)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她将图甲中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再进行实验,发现两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分析小华的做法是否可行,请简要说明______
(4)当货车运送建材到家时,小华发现货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司机踩了刹车,货车没有了动力来源。小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故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就不再运动。而小夏却认为货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此两个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建议他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最终停止在不同水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①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______
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③由此可以推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一直做______运动;
通过实验小华了解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22-11-26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
5 . 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时,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不同的物体做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使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每次实验都必须让木块从斜面的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2)实验中,通过改变水平面的______来改变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木块在水平面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进一步推测: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022-11-1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刚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小旗子标记每次小车在相应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固定位置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摩擦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___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
2022-11-13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关于运动与力历史出现过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1: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观点2: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如图是通过实验验证哪种观点正确的实验过程。

(1)实验①②运动的小车最终都静止在水平面上,小明认为静止的原因是没有力驱动小车运动,所以小明认为观点1是正确的?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说明观点2正确,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3)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在正确操作下,小车在毛巾和棉布上通过的距离分别为s1s2,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W2(填“大于”、“小于”、“等于”);
(4)小明将小车换成两个质量大小不同的小球“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B是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mAmB)。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______
(5)比较甲、乙两图,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6)简述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具体操作:______
(7)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水平面如果光滑,就无法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小明的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2022-11-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8 .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表面毛巾棉布木板
摩擦力最大较大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最近较远最远
(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物体B ______来比较小球A动能的大小;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从斜面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3)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想到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离不同(如上表),小车在这三个表面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9 .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为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_____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 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选填“快”或“慢”);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因此,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它将 _____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_____有关。
2022-11-01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七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陡坡路。为了探究自行车冲上陡坡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小球代替自行车并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cm

斜面的材料

小球在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h/cm

100

3.00

木板

1.83

100

5.00

木板

7.69

100

8.00

木板

16.24

50

3.00

木板

3.56

150

3.00

木板

1.22

100

5.00

棉布

5.13

100

5.00

毛巾

2.96

猜想一:小球冲上斜面后达到的最大高度h可能与小球在斜面底端的速度v有关;
猜想二:小球冲上斜面后达到的最大高度h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猜想三:小球冲上斜面后达到的最大高度h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明准备了木质斜面、50g、100g、150g小球各一个、挡板、弹簧、棉布、毛巾、刻度尺等实验器材,并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组装好实验装置,水平面和斜面连接良好:
(1)器材准备完毕后进行了实验,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如上表;
(2)实验过程中,同一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不同速度是通过改变 _____来实现的;
(3)通过比较 _____三组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小球冲上斜面后达到的最大高度h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通过比较①、④、⑤三组实验的数据,便可以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结论,该做法 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022-10-27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