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用两个等大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时应选 ______ (较厚/较薄)的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2)若两个棋子一个白色,一个黑色,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选择 ______ 色的棋子作为玻璃板前的棋子A;
(3)实验时移动棋子B,直到它与棋子A的像 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外,还可得出结论: ______
(4)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 ,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
(5)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放置,人眼在玻璃板前方将 ______ (选填“还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 .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2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和B、C和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1中的 ________ 两个凸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2所示。比轮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越大, ________ 。若实验中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_______ 的关系”。
(2)有同学回想起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依此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3所示。受此启发,他选取一个凸透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2的实验。你认为:对同一凸透镜, ________ 光的焦距大些。
(3)同学们在探究完透镜焦距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后,想进一步利用薄膜充水后通过挤压制成的水透镜(如图4所示),模拟不同弯曲程度的晶状体来对近、远视眼的成因进行探究。
①小明先用图5的实验测出了甲水透镜的焦距f,然后进行图6的实验,若此时保持蜡烛和甲水透镜的距离不变,应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倒立 ______ 的实像。
②若要进一步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小明接下来应将甲水透镜更换为 _______ 水透镜进行对比实验(选填“乙”或“丙”)。
③小明发现:分别用甲、乙、丙水透镜实验时,保持蜡烛到水透镜的距离不变,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_______ 水透镜。
④实验完毕后,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图6中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 ______ (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光屏换成 ________
2021-01-19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_
(4)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若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1-01-10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1和2、⑥火柴。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直尺的作用是:______
(2)该实验应该选择在_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处效果更好;
(3) 实验时,将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2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1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______处观察(选填“”、“ ”、“ ”或“” ),蜡烛2的位置就是______的位置;
(4)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蜡烛1”或“蜡烛2”),并在图中的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
(5)实验中,小明正在观察蜡烛1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蜡烛1的像。
2020-12-23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省实2020~2021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实验时应选较_____(厚/薄)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_____处观察(选填“a”、“b”、“c”或“d”),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实验中蜡烛B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
(3)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____;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他的像_____(选填“向上平移”、“不移动”或“向下平移”);此时另一同学站在玻璃板后,小军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4)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_(填选项字母)运动;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在蜡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玻璃板中所成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020-12-21更新 | 5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联考物理试题
6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平面镜、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是否相等;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这一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小贾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4)小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倾斜安装呢?老师引导小明做了如下实验:使玻璃板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则蜡烛的像为图中的______(选填“A”、“B”或“C”)。如果把蜡烛看成司机,则司机所成的像不会遮挡司机的视线而影响司机驾驶。
2020-12-10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小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
(2)小刘用光屏代替蜡烛B,发现光屏上没有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______ 像,实验过程中,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 (选填“A”或“B”)侧观察。
(3)如果玻璃板向前倾斜,蜡灿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图中位置相比将会偏 ______ (填“上”或“下”)。
(4)小刘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后,根据结论他推测若图中人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曲线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上、向下竖直移动一段距离,则人的头部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8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点燃A蜡烛,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______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______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______
(5)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______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 ______ (填“虚”或“实”)像。
(6)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______
(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B. C. D.
2020-11-15更新 | 9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小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个跳棋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个跳棋B,选择跳棋A和B的要求______,这是为了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在寻找跳棋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跳棋______(A/B)这一侧观察。小华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后面的跳棋B,都不能使之与跳棋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她发现跳棋A的像______(向左/向右/不)移动;如果将玻璃板绕左侧竖直边在水平桌面上逆时针转动,发现转动时跳棋的像相对原来的位置______(向左/向右/不)移动。
(4)如图乙所示,小华又把模型“箭头”面对玻璃板放置,竖直、向右侧倒放、向左侧倒放、向右倾斜放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其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2020-10-25更新 | 621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同步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练(苏科版)期末卷(一)
10 . 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情景。

(1)图中器材M的名称为______。使用它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在M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M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 (选填“A”或“B”)蜡烛这一侧通过镜面观察;
(3)为得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可以用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小明和小华同学将实验进行记录,如图所示。记录单上OO记录的是镜面的位置,则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

(4)小红同学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填合理选项)。
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B.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     C.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
2020-10-22更新 | 67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