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好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_____
(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实”或“虚”)像.
2 . 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___(选填“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_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_____
2019-07-29更新 | 6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_______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人看到蜡烛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 )
4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选择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5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A的像,然后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B恰能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如下表所示,分别测出蜡烛A、B到玻璃板的距离u和v,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像距_____物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序号1234
物距u/cm3.5455.5
像距v/cm3.5455.5

(3)本实验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_____(选填“位置”或“虚实”).
(4)为了使像显得更加明亮,实验环境的光线应相对较_____(选填“亮”或“暗”).
2019-04-02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6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_____
2019-01-30更新 | 1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物理
8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像与像的位置B 、B′;C 、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出相应规律____
2019-01-30更新 | 2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绍兴卷)物理
9 . 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
10 . 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 环境申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_____ 造成的;
(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_____
2019-01-30更新 | 909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