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M应是一块______(选填“A、B或C”);
A.2mm的平面镜       B.2mm的平板玻璃       C.1mm的有色平板玻璃
(2)玻璃板应当______(选填“垂直”或“倾斜”)于水平桌面放置;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实验时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如果将竖立的M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蜡烛A的像相对于桌面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移动;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6)正确进行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准确测出蜡烛A和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
2024-04-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核心素养调研
2 . 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透明玻璃板、一把刻度尺等。两支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面______放置;
(2)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体______的关系;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4)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024-04-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3 .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两块玻璃板厚度分别为1mm和3mm,则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2)点燃蜡烛A,应选择与蜡烛A外形相同且______(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
(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的像将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关于镜面对称;
(4)如图丙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0.2m处,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图示“?”应该为______m。
2024-03-2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1)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其中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假象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小平面镜上。
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
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小华移去白色硬纸板,将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在暗室中,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是___________(填“亮”或“暗”)的,这是因为光在镜面上发生了_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b)所示,图中A是___________(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2024-03-2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5 . 如图是某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小刘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 _________(选填“完全相同”或“可以不相同”),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得到像与物 _________这个结论;
(2)用玻璃板代替不透明的平面镜,目的是 __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小刘在桌面上移动后面的蜡烛B,发现蜡烛A的像有重影__________
(4)寻求老师帮助后得知,玻璃板两面,有一面是有反光涂层而另一面没有反光涂层。做实验时将 _____(选填“有”或“无”)涂层的一面朝向物体就可以避免(3)中出现的困扰;
(5)实验中记录数据如图乙所示,测量了物距和像距发现像距总是比物距少0.5cm,小组激烈讨论后得到结果:_______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们解答下列疑惑,

(1)小乐应选择_______选填“透明”或“茶色”玻璃板,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成像更清晰;

(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将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眼睛应该处在蜡烛_______选填“”或“”)的一侧观察,直到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乐用铅笔记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两蜡烛位置的连线;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直放在玻璃板与蜡烛之间,从蜡烛侧观察,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拿走蜡烛,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_______的位置时,眼睛在_____选填“”或“B”)的一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填“实”或“虚”像;

(5)改变_______选填“”或“B”)的位置,再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实验中蜡烛的主要作用是替代_______选填“蜡烛”“蜡烛的像”

(6)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

2024-03-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题

7 . 小林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薄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

(2)此实验应在 ___________ (选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_ 关系;

(3)实验中,先在玻璃板前面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移动光屏, 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

(4)接着小林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蜡烛应与A相距 ___________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在刚开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水平移动,发现前面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A、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A方向倾斜

B、玻璃板未竖直放置且向蜡烛B方向倾斜

2024-03-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在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与小华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

(1)图甲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在 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在透明玻璃板中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发生了 _________(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2)图乙、丙是小华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测得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cm。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
(3)当各元件位于丙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图丙中,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要光屏成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 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024-03-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明点燃蜡烛A,移动镜后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像的位置。小明透过玻璃板看到镜后的蜡烛B是光的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2)如图乙,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这是因为平面镜成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将蜡烛B换成白纸(如图丙),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个破损的凸透镜,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丁)。小明如果用这个补好的凸透镜做上述的实验_________(选填“残缺”或“完整”)的实像。
2024-03-20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是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A立在玻璃板前,以A为成像物体。

(1)小明同学有个疑惑,既然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何不用平面镜进行探究,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呢?你的看法是: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择两个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关系;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解决上面问题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完成实验。如图是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图中ABCA'、B'、C'分别是物与像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___________,再分别测量___________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5)本实验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应当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小明同学使蜡烛B跟A的像完全重合时,拿走蜡烛B,在蜡烛B刚才的位置竖立一块白屏,想要观察白屏上是否出现蜡烛A的像,他应当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B.直接观察光屏
(7)完成探究后,爱思考的小明同学提出两个判断,请你把它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A的像后,观察者若站在玻璃板的另一侧,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②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B跟A的像完全重合时,观察者的位置不动,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竖立一本物理书,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2024-03-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