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秋天

①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进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1.下列哪句话最适合填入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睡着了”的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以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
4.济南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2024-0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有剩骨(             )          (              )
3.请你写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
4.请你谈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请你列举出两个与狼有关的成语。
2024-01-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充满了新奇大胆的想象。
B.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只是个配角,就是为了烘托孙悟空的形象而已。
C.在东胜神洲有一国土叫傲来国,近海有座山叫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就是孙悟空的前身。
D.猪八戒原来是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
(2)孙悟空在《西游记》中以神通广大著称,他在取经路上可谓功不可没。但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成功也是需要做好准备的。孙悟空取经前的哪一段经历为后来的成功做了“准备”呢?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
2024-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石榴花开

纪明涛

①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神清气爽。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石榴树上开满许多小喇叭似的花朵,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灿若烟霞。

②我不由得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仔细端详。

③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果,我的思绪又飘飞到老家的那棵石榴树身上。

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母亲在院子里栽下了一棵石榴树。依稀听母亲说,那棵石榴树是从二姨家移栽过来的。刚栽种的时候,它只有大拇指般粗细,起初我没怎么关注过它。直到几年后,石榴树枝繁叶茂,石榴花怒放,秋后果实累累,让儿时的我有了大快朵颐的美味,那棵石榴树才走进我清晰的记忆里。在零食匮乏的年代,那棵石榴树结出的果实,汁液饱满,甜而不酸,还未入口,已让我满口生津,成为我童年味蕾的一份留恋。

⑤石榴树很容易培植,母亲每年都通过压枝生根的方法培育幼苗,对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母亲总是把幼苗慷慨相赠。石榴树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精心呵护,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石榴树的躯干已有碗口那么粗,扭转着树干向上攀援着,斑斑驳驳,疙疙瘩瘩,仿佛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每次看到那棵石榴树,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母亲劳作的身影。母亲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操持着农活和家务,日复一日地为家庭付出,从无怨言。石榴树的品格,不正像我的母亲吗?没有奢华的外表,却勤勤恳恳,甘于奉献。

⑥农历五月,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故五月又称“榴月”。盛开的石榴花将静谧的小庭院映衬得热闹缤纷。石榴花的花期比较长,但若是遇到较大的风吹拂,花瓣便纷纷落下,落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萦绕在心头。

⑦等到了盛夏,如伞一般的树冠下,更是成了乘凉休憩的好地方。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在石榴树下摆上吃饭的方桌,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四周,迎着东南吹来的凉风,边吃饭边聊天,好不惬意。晚饭后,母亲在树下做一些诸如纳新鞋底之类的针线活,有时也会给我讲岳飞、海瑞的故事,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到10月份,是石榴的收获时节,细心的母亲总是按成熟的先后顺序采摘。有时候,摘得晚了,一些石榴就会裂开口子,露出鲜红的石榴籽,引得众多鸟儿争食。母亲把采摘下来的石榴保存得特别仔细,先是将石榴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石榴皮的水分蒸发后,在干燥的石榴外面包上一层纸,然后放在透气的纸箱里,等到春节期间拿出来招待客人。

⑧“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此刻,眼前的石榴花活泼、灵动,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又像一片红艳艳的晚霞,充满生机,热烈热闹。氤氲的空气中还飘来艾草的清香,仔细一看,原来花园的主人还栽种了一片艾草。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艾草与端午是最为相宜的。闻着艾草的清香,徜徉在石榴树荫里,我感到这个初夏的清晨是如此美好。老屋、古巷、石板路、石榴花,在今天的都市里似乎很难找到了,而眼前的这几株石榴树,浓缩了故乡的远影,浓缩了我儿时的记忆与快乐,也浓缩了我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思念。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5日有删改)

1.选文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2.请对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盛开的石榴花将静谧的小庭院映衬得热闹缤纷。
3.选文第⑤段作者为什么会觉得石榴树像自己的母亲呢?这是哪种写作方法?
4.选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2024-01-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班级举行“走进小说天地”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语文世界,请你完成下面问题。
(1)人物长廊:如果为“少年闰土”“中老年杨二嫂”“卖牡蛎的于勒”“未出茅庐的诸葛亮”“发疯的范进”以上五人中的一位画一幅像,请你写一段文字说明。   
(2)文学画卷: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上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相关背景,不在推荐之列的整本书是(     
A.《羊脂球》B.《三国演义》C.《儒林外史》D.《红楼梦》

(3)研学之旅:如果你到四川旅游观光,客串“武侯祠”的讲解员,请你解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一诗句,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为什么“长使英雄泪满襟”。   
(4)以人为镜:范进中举发疯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2024-01-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班级召开“话说诚信”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引经据典话诚信】
(1)为了探究“信”的传统内涵,某同学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名言警句。下列与本次班会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A.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B.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D.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设计活动颂诚信】
(2)班级拟开展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活动三:
【环顾身边思诚信】
(3)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一幅漫画,请你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寓意。

【班级演讲说诚信】
(4)以下是你所在的小组拟定参加演讲会的演讲稿提纲,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2024-01-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1)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下列语句出自《朝花夕拾》,其中人物与句子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
B.其实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寿镜吾先生)
C.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长)
D.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2024-01-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处(阙:通“缺”空隙、缺口)B.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早晨)D.林寒涧(肃:严肃)
3.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表现景物的神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个字,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
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5.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2024-01-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
[活动一]点赞“红星”,品评人物形象。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1)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红星” 1: ____________        “红星”2:   _________
(2)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
[活动二]趣说“昆虫”,拟写昆虫绰号。
(3)请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④蝉
示例一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2024-01-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选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便扶向路,处处     寻向所
B.见渔人,大惊            不知有汉
C.不足外人道也            武陵人捕鱼
D.行数十步                  余人各延至其家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选择一处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桃花源记》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一面美的镜子”,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谈谈文中“美”与“丑”各表现在何处。
2024-01-11更新 | 4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