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8 道试题
1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____________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书卷气,采自于书,得益于____________地读书。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____________。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____________生命的镜子,那扑面而来的真善美,令人陶醉,长此以往,你便会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了。

A.饱读       孜孜不倦       平和       审视
B.阅览       孜孜不倦       和蔼       正视
C.阅览       锲而不舍       平和       正视
D.饱读       锲而不舍       和蔼       审视
2023-11-09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2 .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山舞银蛇,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核心命意,其中“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5)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苏轼《水调歌头》)
2023-11-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按要求回答: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的达到了一个高峰,该时期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再写出属于这一时期的两首作品)等。这一时期作品的总体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
2023-11-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B.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2023-11-09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
5 . 古诗文默写
①冰霜正惨凄,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杜牧《赤壁》)
③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着意描绘了鸟儿的动态情形,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④夕阳西下,登高望远,江水滔滔,故园何在?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_________
2023-11-09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班里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创意:为本次活动拟一则主题词。
(2)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不少于30字)
(3)班级要出一期以“文学的光辉”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供稿。要求围绕必读名著中的作者、人物或作品本身,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你的赞美或批判之情。
示例:鲁迅,你在绝望中的反抗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4)在探讨初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小说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小说,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023-1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类最早的语言是什么形态□始于何时?到目前这依然是一个无法确证的问题。

__________语言的诞生如何模糊不清,有一点确定无疑,人类使用语言,是为了更好地创造、表达和交流。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马太福音的告jiè则是: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不过遗hàn的是,人类从来没有按照智者们的要求来使用语言。在语言的使用中,人类固然展示了其理智、洞见和创造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时候沦于盲目、愚蠢和谵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告jiè(     )       ②遗hàn(     )
(2)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A.然而B.所以C.无论D.因为
(3)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词语“人类”“依然”“使用”分别是名词、副词、动词。
B.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复句。
C.老子是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和战国时期的庄子合称为“老庄”。
2023-1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它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成人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却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9 . 亘古不变家国情
为迎接“十•一”国庆节的到来,学生会拟举办“亘古不变家国情”主题展。假如让你负责这次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小宇同学向学校推荐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我爱这土地》《乡愁》作为展示文本,其推荐理由如下:

这五篇作品文质兼美,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志士崇高的政治理想与志趣抱负。无论是范仲淹、欧阳修的忧乐观,还是杜甫、白居易的济世情怀,以及艾青、余光中对祖国浓郁深沉的爱,既都能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震人心魄的家国情怀,又还和本次展览的主题高度契合。


上述理由也打动了你的心,但是画线处存在语病,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
(2)学生会拟在每个文本后面制作二维码,参观者扫码后可以听到作品朗诵,以便让人更为直观地感受作品的魅力。可是同学们在录制朗诵音频时,提出了一些疑问,请你至少帮他们释疑一处问题。
同学的疑惑释疑
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有大量的虚词,如“乎”“矣”“也”等,无甚实意,朗读时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是咬牙切齿地读吗?为什么?
③《我爱这土地》和《乡愁》在朗诵时除了关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外,还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会决定为每幅作品后面配上相应插图及解说词,以丰富板面,加深参观者的印象。请你参照《卖炭翁》插图的解说词,为《醉翁亭记》插图设计一段解说词。
图中,宦官高捧文书,义正词严地宣读圣旨,爪牙傲慢骄横,“有理有据”地抢夺老人的炭。任衣衫褴褛的老人如何挣扎哀求,回应他的只有斥责和冷漠。
《醉翁亭记》解说词:
2023-11-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烧车御史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①谢芗(xiāng)泉:名振定,芗泉是他的号,湖南湘乡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官御史。②笞(chì):用鞭打。③堪,能,可以,足以。④九衢(qú):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⑤削其籍:除去官籍中的名姓,即革职。⑥筇(qióng)屐:游历山水的用具。
(1)下面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B.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C.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D.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
(3)文中两次出现人们对谢御史的称赞,其作用是什么?
2023-11-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