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0 道试题
1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D代表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哪两个过程?
(4)B代表的物质有哪些功能?
(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020-03-01更新 | 627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7.3万次。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物种繁多,但土壤贫瘠。过火之后,原生林植被基本全部死亡,经过漫长的演替,会形成次生林,土壤肥力随之发生变化。如图示意热带雨林系统的养分循环。



(1)绘制火灾前后该区域雨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2)说明热带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的原因。
(3)据图分析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
2020-02-14更新 | 3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O℃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2020-02-03更新 | 1117次组卷 | 19卷引用:5.2 土壤(精选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新教材人教版)学易精品同步课程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甘肃省某学校的地理小组开展郊区山地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小组某成员绘制的等高线示意图,M、N 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



(1)图中表示河流的虚线是               
(2)上纪80年代以来,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调查发现,在相同的养护条件下,N 线南侧的树木成活率低于北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调查发现,M、N附近的土壤颜色、土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指出M地的土壤颜色和土层厚度特征,分析其主要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林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相吻合。


(1)与乙地比,甲地的林线海拔高度较       (填“高”或“低”);受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两地的林线海拔将整体       (填“上升”或“下降”)。
(2)受太平洋板块向       板块下方俯冲的影响,来自       的岩浆喷出地表,致使甲、乙两山脉出现大面积的       岩(填岩石类型)的分布。
(3)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主要原因是冬季较寒冷,土壤       时间长,       的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从而有利于       的积累。
(4)工业化初期阶段,鞍山等地凭借丰富的       资源和便利的       发展成为繁荣的钢铁工业城市。本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种       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       
(5)简述东北地区大量砍伐树木给当地水循环带来的影响。
2020-01-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________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________
7 .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_______。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具体体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________,B:________。 
(4)土壤水分和________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_______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5)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
2019-12-26更新 | 40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叶中近30%的锰能以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方式。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土壤pH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②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表

序号

老叶

成叶

嫩叶

土壤pH

1

1626

1341

620

5.10

2

3112

2422

1278

4.16

3

3002

2025

1267

4.67

4

3322

2025

1733

4.34

5

2811

1996

1323

4.70

6

1516

993

472

6.02

7

2392

1246

749

5.42

8

1728

1031

673

5.69

9

2919

1678

886

4.95

10

3488

2253

1665

4.05

11

3138

2224

995

4.51

12

2585

2145

1250

4.33

13

2191

1837

1125

4.48


(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2)随着叶龄的增长,茶叶锰含量显著增加,表明______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3)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龄茶叶锰的含量与土壤pH呈_______(正、负、不)相关。
(4)一般来说,茶叶的质量与其锰含量成正比,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茶树最适宜种植在________(中性、酸性、碱性)土壤中。
2019-12-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综合拔高练(鲁教2019版必修一)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面积仅为8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



(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
(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2019-12-21更新 | 6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达标检测(人教2019版必修一)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