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下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下游河道狭窄B.地势低平,流速慢
C.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D.河道弯曲
2.图示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上游修建水库②流域降水量减少③上游植树造林④人们在沙洲上挖沙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3-11-09更新 | 2376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为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可以衡量人口耕地关系紧张程度。乌蒙山区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境内山高坡陡、切割纵横,相对落差大,低海拔地区多为河谷地带,中高海拔地区分布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草场,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原因的影响,耕地减少的现象突出。下表为乌蒙山区人口、耕地情况统计表,下图为乌蒙山区各海拔高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图。

海拔高度(m)人口密度(人/km2耕地比例(%)耕地减少率(%)
<1000244.876.7515.06
1000~1300247.8519.9415.70
1300~1600265.6729.288.60
1600~1900264.3614.098.89
1900~2200193.4514.026.86
2200~2500154.3713.364.19
>2500117.812.557.97

(1)简述乌蒙山区人口与耕地垂直分布的共同特征。
(2)推测1300~1900m的中海拔地区耕地面积大的原因。
(3)指出耕地减少的总体垂直变化趋势,并比较100Om以下低海拔地区与2500m以上高海拔地区耕地减少的人为原因差异。
(4)推测1900m以上高海拔区域人地关系日趋缓和的原因。
2023-11-04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里萨湖(13°N附近)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通。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西南季风控制的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东北季风控制的旱季。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变化明显,给湖泊生态系统带来严峻挑战。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季节分配。

(1)简析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5月最高的原因。
(2)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据图推测洞里萨湖的水位年际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1-04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线是郁闭森林的分布上限,树种线是树种个体幼苗所能分布的最高海拔,树线则为树高达3m并具有独立主茎的树团的平均海拔。折多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4400m,气温在过去58年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而降水存在微弱的减少趋势。温度是影响高海拔地区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冬夏两季的温度更是影响树线变化的关键因素。某研究团队对折多山北坡的树线交错带进行了样带调查(图),研究发现:样地建群树种的树高和基径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高海拔区域(4370m处)出现了大量毡毛裂栎叶杜鹃(灌木)。



(1)据图说明折多山1997年—2007年树线、树种的变化特征。
(2)分析折多山树线以上随海拔升高树木基径与树高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
(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折多山2007年—2017年树线和树种线未产生变化的原因。
2023-11-28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下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A.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B.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
C.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D.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
2.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     
A.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B.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
C.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D.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
3.下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8-22更新 | 6221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进一步在不同流入地、同一流入地的不同空间之间流动。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初次流动阶段和当前流动阶段空间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表示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与初次流动阶段相比,当前流动阶段(     
A.人口就近流动为主B.区域内部流动比例保持最高
C.人口流动趋势减缓D.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比例上升
2024-06-03更新 | 179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7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其指数为正值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导致全球变暖;负值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变冷。相关专家整理得到我国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多年代际变化指数的逐年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正常的梅雨天气期间往往呈现(     
A.冷湿多雨B.高湿闷热C.干湿交替D.狂风暴雨
2.图示后期的PDO指数为正值期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气候向冷冬热夏演变B.热带气旋对我国影响增多
C.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冷D.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偏高
3.PDO从负值向正值转折后全球变暖显著,而长江梅雨减少趋势仍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副热带地区大气收缩B.陆地空气中水汽减少
C.副热带高压脊北移D.大气饱和湿度下降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南丘陵区位于四川省南部,该区域地形多样,丘陵、山地和盆地错综分布,气候温和湿润。川南丘陵区长期的农业生产使当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自然恢复困难。当地尝试用硬头黄竹作为主要植被进行生态恢复,获得良好效果。硬头黄竹是四川本地的乡土竹种,根系和竹秆密集,自然分株繁生能力强,但若根茎过于密集则分株能力下降。下图示意不同恢复年限川南丘陵区硬头黄竹林020cm深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的分布。

(1)分析川南丘陵区生态破坏后自然恢复困难的原因。
(2)说明川南丘陵区运用硬头黄竹恢复生态环境的可行性。
(3)指出川南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硬头黄竹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9 . 首店是指某品牌在某区域开设的第一家门店,或区域内已有品牌开设的第一家概念店、体验店(整合新理念与想法,以达到提高顾客体验,促进更多产品销售目的的品牌店铺)等。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今概念店、体验店数量呈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     
A.信息通达B.品牌效应C.价格优势D.创新能力
2.上海成为我国海外品牌首店最多的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便捷B.经济发达C.资讯发达D.政策支持
3.吸引港台、海外品牌数量较多城市的特有优势最可能是(     
A.城市交通B.营商环境C.文化底蕴D.科技水平

10 .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层的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代表着草地的潜在恢复力。某高校研究团队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研究。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区域不同放牧强度下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库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B.在重度放牧条件下,随着土层的加深,物种数量减少
C.在4~8cm土层中,种子库密度最高
D.随着放牧程度的减弱,种子库密度呈增加趋势
2.目前,该区域天然草坡退化严重,植被恢复压力大,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炎热干燥,水热矛盾突出②土壤疏松,生产力不高
③新生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力差④载畜量大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加快干热河谷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特别是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该团队还需优先获取哪些数据(     
①物种相似度②物种优势度③物种丰富度④物种均匀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2-09更新 | 127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一)-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