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氯化铁可用作金属蚀刻、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1)氯化铁晶体的制备: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顺利达成实验目的,上述装置中弹簧夹打开和关闭的顺序为关闭弹簧夹1和3,打开弹簧夹2;待铁粉完全溶解后打开弹簧夹1和3,关闭弹簧夹2。
③反应结束后,将乙中溶液边加入________,边进行加热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产品。
(2)氯化铁的性质探究:
某兴趣小组将饱和FeCl3溶液进行加热蒸发、蒸干灼烧,在试管底部得到固体。为进一步探究该固体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查阅文献知:①FeCl3溶液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②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升华,气态FeCl3会分解成FeCl2和Cl2 ③FeCl2熔点为670℃)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充入氮气D中有气泡产生①充入N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K,加热至600℃,充分灼烧固体B中出现棕黄色固体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振荡C,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橙红色③该步操作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以上实验和所学知识,该固体中一定存在的成分有④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2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氯酸钾(KClO3)和次氯酸钠(NaClO)是氯元素重要的含氧酸盐,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制备这两种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名称是________,甲装置圆底烧瓶中的试剂为K2Cr2O7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为达成实验目的,上述仪器口连接顺序依次为:a-_________
(3)丁装置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乙装置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
(4)反应结束,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为进一步测定所得KClO3晶体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写出通入足量SO2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测得该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
2020-12-0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饱和食盐水、NH3、CO2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回答下列问题
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方案实验。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1)装置甲中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发现CaCO3与试管内的稀盐酸不能接触,在加稀盐酸时,发现试剂瓶中的稀盐酸已用完,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A.H2SO4溶液          B.CCl4         C.          D.稀硝酸
(2)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______管通入                         __________气体。
(4)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 g ):

0 ℃10 ℃20 ℃30 ℃40 ℃50 ℃

NaCl

35.7

35.836.036.336.637.0
NaHCO3

6.9

8.1

9.6

11.112.714.5

NH4Cl

29.4

33.337.241.445.8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丙、戊装置中使用冷却水或者冰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
(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

(7)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丙中所得晶体的碳酸氢钠的纯度(假设晶体中不含碳酸盐杂质),将晶体充分干燥后,称量质量为w g。再将晶体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称量所得粉末质量为m g。然后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①在操作中,为了判断加入氯化钙溶液是否过量,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
b.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c.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所得晶体中碳酸氢钠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
2018-09-14更新 | 5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
(一)制备氢氧化亚铁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连接顺序为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装置字母表示)。
(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段时间的N2,目的是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二)探究灰绿色沉淀的成因
反应后将装置B中固体过滤时白色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实验小组为探究灰绿色沉淀的成因,查阅到以下资料:
i.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ii.若存在固体杂质,会导致Fe(OH)2沉淀不够紧密,沉淀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会更大。
甲同学猜测灰绿色可能是Fe(OH)2吸附Fe2+引起的,设计并完成了实验1~实验3。
实验操作试剂(均为0.1mol/L)实验现象
1
向两片玻璃片中心分别滴加试剂,面对面快速夹紧
i.1滴FeSO4溶液
ii.4滴NaOH溶液
玻璃片夹缝中有白色浑浊
2i.4滴FeSO4溶液
ii.1滴NaOH溶液
玻璃片夹缝中有白色浑浊,一段时间后变为灰绿色
3i.2滴FeSO4溶液,
1滴Fe2(SO4)3溶液
ii.2滴NaOH溶液
玻璃片夹缝中立即有灰绿色浑浊

(3)依据甲同学的猜测,实验1中沉淀无灰绿色的原因为_______
(4)实验3中立即出现灰绿色浑浊的原因为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若尽可能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隔绝氧气外还有_______
2024-03-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I.配制0.50mol/L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_______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字母):
_______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bcdef

Ⅱ.铋酸钠(NaBiO3)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其粉末呈浅黄色,不溶于冷水,遇沸水或酸则迅速分解。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利用白色且难溶于水的Bi(OH)3在NaOH溶液中与Cl2反应制备NaBiO2,并探究其应用,NaBiO3的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A装置中盛装MnO2固体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补全上图D装置图
_______(并标注试剂名称)。
(4)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C装置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的作用为
_______,当观察到现象为C中白色固体转化为淡黄色固体且黄色不再加深时,可以初步判断C中反应已经完成。
(5)反应完成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进行的操作:在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验结束后,打开A装置中的活塞K2,让NaOH溶液进入A装置中,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操作的作用:
_______
(6)铋酸钠的应用,检测Mn2+。向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铋酸钠,再加入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此反应中铋酸钠的作用是
_______
6 . Fe(O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新制的白色Fe(OH)2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使学生误认为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是灰绿色。为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配制实验所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备用,配制溶液时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发现即使是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实验所用的溶液,新生成的Fe(OH)2也仅能存在几分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甲同学按如图a所示操作制备Fe(OH)2 (溶液均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挤入少量NaOH溶液后,立即出现白色沉淀,但很快变成浅绿色,一会儿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分析固体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

(4)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溶液均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

①该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结合原理和装置特点分析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的原因:___________
(5)实验试剂最佳浓度探究:
采用不同浓度的试剂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c(NaHCO3)/(mol/L)

c(FeSO4)/(mol/L)
1.01.52.0
1.0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较快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迅速
稳定时间3.5 min9 min24 min
1.5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较快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迅速
稳定时间13 min15 min22 min
2.0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增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泡,沉淀逐渐变暗,气泡产生速率加快常温下无现象,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
稳定时间3 min8 min30 min
①由以上实验可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
②NaHCO3溶液的浓度为1.5 mol/L时,FeSO4溶液的最佳浓度为___________(填“1.0”“1.5”或“2.0”)mol/L。
(6)实验创新:
延长Fe(OH)2沉淀的稳定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条)。
7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某研究小组探究氯气和氯水的漂白性,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氯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的氯气通入如图装置,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是由于Cl2与H2O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在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氯气过程中,发现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关于MnO2剩余的原因,该小组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Cl-的还原性减弱,不能还原MnO2
猜想ⅱ:随着反应进行,c(H+)降低,MnO2的氧化性减弱,不能氧化Cl-
猜想ⅱi:随着反应进行,c(Cl-)降低,Cl-的还原性减弱,不能还原MnO2
猜想iv:随着反应进行,c(Mn2+)升高,MnO2的氧化性减弱,不能氧化Cl-
该小组设计原电池装置验证上述猜想,请补充横线部分的内容。(恒温装置未画出)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反思与评价
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几滴浓盐酸
猜想i成立该操作不能验证猜想i,理由①_______
ii______________猜想ii成立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④_______
……
iv在验证了猜想ii和iii均成立以后,向左侧烧杯中加入⑤_______(填化学式),向右侧烧杯中加入⑥_______(填化学式)。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猜想iv成立
2023-06-08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四水甲酸铜[Cu ( HCOO)2·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为蓝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醇及大多数有机物。实验室可以用碱式碳酸铜[Cu (OH)2 ·CuCO3]与甲酸反应来制备。
已知:①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与溶液pH有关;
②碱式碳酸铜和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比固态时更易分解。
实验室制备四水甲酸铜的步骤如下:
I.称取12.5 g CuSO4·5H2O和9.5 g NaHCO3,充分研细并混合均匀。
Ⅱ.将I中所得混合物加入到100 mL接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完混合物后继续加热至接近沸腾状态数分钟。
Ⅲ.静置溶液澄清后,用倾析法分离得到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
Ⅳ.将Ⅲ中所得的产品放入如图装置中的三颈烧瓶,加入约20 mL蒸馏水,加热搅拌至50°C左右。

V.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甲酸,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
VI.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Cu (HCOO) 2·4H2O 7.91 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研细过程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际取用的硫酸铜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温度不宜过高,若观察到__________( 填实验现象) ,则说明温度过高。
(4)步骤Ⅲ中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V中过滤必须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VI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7)该实验中产品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13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9 . FeCl3是饮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及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的高效廉价絮凝剂,也是中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FeCl3固体,并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已知:FeCl3晶体易升华,FeCl3溶液易水解。
Ⅰ.FeCl3的制备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从D、E、F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纯净的Cl2,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可选试剂: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仪器可重复使用)。
(3)写出装置D中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向4mL0.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溶液红色褪去,不久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阅资料可知: CuCl和CuSC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针对白色沉淀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1: Cu2+与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Cu+,再结合Cl-生成白色沉淀CuCl。
猜想2: Cu2+与SC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再结合SCN-生成白色沉淀CuSCN。
针对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加入铜粉后无现象

实验2

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4h 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4)实验结果说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填 “1”或“2”)不合理。
(5)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i. Cu2+与SCN-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A:Cu2++ 4SCN- =[Cu(SCN)4] 2-(淡黄色),
反应B:2Cu2+ + 4SCN- = 2CuSCN↓+(SCN)2 (黄色)。
ii. [Cu(SCN)4]2-与Cu2+共存时溶液显绿色。
①由实验2中的现象推测,反应速率:A________(填“>”或“<”)B,说明反应B_____(填“是”或“不是”)产生CuSCN的主要原因。
②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Fe2+、Cu2+、 SCN-时,Cu2+氧化性增强,可将Fe2+氧化为Fe3+。据此将实验2改进,向CuSO4溶液中同时加入KSCN、FeCl2,立即生成白色沉淀CuSCN,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
(6)若向100mL a mol· L-1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的KSCN和FeCl2的混合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白色沉淀CuSCN的质量bg,则CuSCN的产率为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2023-04-25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0 . (易潮解)是一种潜在的锂电池的电解质材料。某小组用粗锌(含少量)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利用纯化后的氢气还原硫酸锂制备硫化锂并对产品纯度进行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2)其他条件相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纯锌_______(填“快”或“慢”),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现象是_______
(3)探究产品的成分
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样品含杂质
在实验Ⅰ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样品含杂质
由上述实验Ⅱ中滴加试剂为_______,产品中含有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定量测定的含量
①取g样品加入稀硫酸(过量)
②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以除去残留的酸性气体
③滴加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消耗溶液,产品含杂质,但不影响上述实验方案的科学性,理由是_______,若产品中杂质含量为10%(质量分数),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023-02-09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