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NaBH4(B的化合价为+3)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还原剂,其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H2O是还原剂
C.NaBH4被氧化D.每生成1个H2转移1个电子
2 .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有六种微粒:Fe3+、NO、Fe2+、NH、H+、H2O。已知氧化性:NO(H+)>Fe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8:1
C.若有1个NO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e-D.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
3 .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2023-10-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现有2.0g含杂质的样品,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液体试剂为盐酸
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气体
C.若去掉装置E会导致所测试样的纯度偏低
D.若反应结束后由气体体积计算得气体质量为0.32g,则试样的纯度为39%
5 . 某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2H+=BaSO4↓+2H2O
B.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C.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2023-01-09更新 | 4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纯铁的熔点低于铁合金
B.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C.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D.不锈钢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2022-12-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的盐酸,生成CO2的体积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O+H+=HCO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HCO3
C.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448mL
D.原混合溶液中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1∶2
2022-11-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8 . 常温常压下,在两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甲烷(CH4)和臭氧(O3),下列关于两容器内气体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A.密度之比为3:1B.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体积之比为1:3D.原子数之比为5:1
9 . 将一定量的通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1mol
B.的生成是温度升高而引起的
C.该KOH溶液中KOH的质量为5.04g
D.整个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
2022-11-11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
10 . 过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过碳酸钠具有的双重性质,在50℃时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备过碳酸钠时可采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
B.过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漂洗剂和消毒杀菌剂
C.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烧杯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D.过碳酸钠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
2022-11-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