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72 道试题
1 . 某研究学习小组把一定量的固体X放入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下分解:时达到化学平衡,随时间t变化曲线(时间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时间内该化学反应速率
B.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0.0005
C.Z的体积分数不变证明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其他条件不变,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时达到新的平衡,c(Z)在时间内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
2 . 下列说法正确且一定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A.25℃时,用试纸测0.01溶液的为4
B.水溶液中含有分子和
C.100.01溶液恰好与100.01溶液完全反应
D.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2024-03-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70%的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B.装置B的作用是监控SO2流速,其中试剂可以用饱和 NaHSO3溶液
C.反应开始时C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u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2024-04-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化学试题
4 .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实验装置并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热稳定性大于NaHCO3
B.甲为Na2CO3,乙为NaHCO3
C.要证明物质受热能产生水,可在两支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D.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5 .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若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不含
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C.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D.NaOH溶液、溶液、溶液三种无色溶液,用稀能一次性鉴别出来
2023-12-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阳极处能产生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②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而形成铜镀层
C.③中可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与NaOH溶液反应
7 . 对于的分解反应,均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C.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旋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D.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左边试管里反应的速率大于右边,则证明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2023-10-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反应“”为可逆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已知:
现象为:实验ii中产生了黄色沉淀;实验iii中溶液变蓝;实验iv中溶液不变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ii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实验iii加淀粉溶液变蓝,证明棕黄色溶液中有生成
C.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空气中氧气氧化的可能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为可逆反应
9 .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测定海带预处理后所得溶液的碘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b为蓝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2O2+2I-+2H+=I2+2H2O
B.该实验可证明蓝色恢复与空气无关
C.溶液反复由无色变蓝的原因可能是H2O2氧化I-的反应速率比Na2S2O3还原I2的反应速率快
D.上述实验不能准确测定待测液中的碘含量,应补充实验步骤:滴定前向溶液b中加少量MnO2,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对滤液进行滴定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晶体的结构特征为分子密堆积,其配位数为12
B.一束光通过氯化钠固体溶于酒精所形成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苯酚在60℃以上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是因为破坏了苯酚分子间氢键,形成了苯酚与水分子间氢键
D.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其实验过程可以证明与Cu2+结合能力:NH3>OH->H2O
2024-01-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