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17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溴乙烷加入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C.溴乙烷和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制备新制悬浊液时,将4~6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2 .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苯的溴代反应的实验,并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口瓶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除去反应生成的HBr气体
B.锥形瓶中生成淡黄色沉淀,可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C.除去溴苯中的Br2通常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也可以用Na2CO3溶液洗涤分液
D.若要进一步除去溴苯中少量的苯,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
3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2021-08-20更新 | 4642次组卷 | 8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B.用加热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一定没有K
D.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
C.检验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
2020-11-03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1)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将直径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分散于水中即成为胶体
②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③雾具有丁达尔效应
④同种胶体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⑤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⑥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完全与水反应生成1molFe(OH)3胶体粒子
⑦“血液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
A.③④⑤B.①④⑥C.③⑤⑦D.②③⑥
(3)提纯Fe(OH)3胶体的装置是如图中_________,该操作属于_________(均填序号)
A.蒸馏B.萃取C.盐析D.渗析

现有10mLFe(OH)3胶体与5mLNa2SO4溶液混合装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
2020-07-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存在的离子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C中溶液颜色褪去,证明、C中均发生了加成反应
C.实验证明石油经催化裂化生成了不饱和烃
D.试管C中可能发生了如下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2020-07-29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Zn片是_____ (填“正极”或“负极”),Cu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2)该装置是典型的原电池装置,可将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10 . 某同学做“FeSO4被HNO3氧化”的实验,发现溶液变深棕色。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Fe2+或Fe3+反应,使溶液变为深棕色,设计下列装置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后,关闭c,打开a和b,再通入一段时间N2
B.关闭a、c,打开b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与Fe2+反应
C.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更新丙、丁中试剂,关闭a和b,打开c,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2也可与Fe2+反应
D.该实验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