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9 道试题
1 .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甲为碳酸氢钠,乙为纯碱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21-11-09更新 | 941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2021-08-20更新 | 4642次组卷 | 89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2021-10-27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8-19 章末综合测评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 . 下列有关含碳微粒的说法,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0.1mol·L-1的Na2CO3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0.1mol·L-1的 NaHCO3 溶液的碱性(填“大于”、“小于”、“等于”),请设计一个较简便的实验证明___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 NaHCO3 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则该混合溶液中物料守恒等式为___________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在25 ℃时,在1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20 mL,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HCl溶液滴加到一半时,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___________(用主要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关于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曲线代表CO
B、0.1 mol/L Na2CO3溶液中: c(OH-)   =   2c(H2CO3) + c(HCO)+c(H)
C、pH=11时,c(HCO) > c(Cl-)
D、pH=11 时,c(Na) + c(H) = 3c(CO) + c(OH-)
E、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不能大量共存
2021-02-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5 . 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
B.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的氧化性强于I2
C.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可说明氯水中含有
D.新制氯水滴到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6 . 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后,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用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D.闭合开关K,往烧杯中加固体,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7 .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装置中浓硫酸和乙醇的体积比约为1:3
B.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为了除去乙烯中的杂质气体
C.乙中溶液褪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D.实验时,温度应该迅速升高到170℃并稳定在该温度最好
2020-05-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该同学用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中装硝酸溶液
B.若B中是不溶固体,B可以为碳酸钙
C.B中有无色气体产生;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D.该装置可以证明非金属性N>C>Si
2020-05-0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25℃时,用Na2S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Ksp(CuS)约为1×10-35
B.向含有ZnS和Na2S的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可证明:Ksp(CuS)<Ksp(ZnS)
C.向Cu2+浓度为10-5mol/L的工业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D.向100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10 .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
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