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228 道试题
1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晶片是生产芯片的基础材料
B.棉花、羊毛、蚕丝、涤纶都属于天然纤维
C.硫化后的橡胶适合制造轮胎,加入炭黑可提高轮胎的耐磨性
D.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有离子组成的液体物质
2 .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硝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某条件下作用时可发生如下3个反应:
Ⅰ.  
Ⅱ.  
Ⅲ.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焓的数据如图。

(1)根据相关物质的焓计算___________
(2)将一定比例的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的转化率、生成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除去工业尾气中的适宜的温度为 210℃左右。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氨气溶于水的过程及其平衡常数为:
  
  
其中p为的平衡压强,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浓度。设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用p、表示S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_
(4)由制备甲醇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科学家2021年发布的由人工合成淀粉(节选途径见图)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已知:

反应①:-49.5kJ/mol
反应②:  
反应③:  
Ⅰ.反应①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为过渡态。

        

该反应历程中,催化剂使决速步骤的活化能降低_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采用上述催化剂,向密闭容器中通入,只发生反应①和反应②,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在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在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i.由图可知,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200℃、600
ii.的分压为___________,此时容器中,反应①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压强平衡常数是以分压代替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iii.图中点的高于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室温下,某同学用下图中装置在通风棚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现象

试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反应越来越剧烈,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试管Ⅱ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又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Ⅰ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由铜还原硝酸生成
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Ⅰ中消耗的HNO3更少
C.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可能是由于溶有NO2
D.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
2024-05-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4 .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组成一种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X、M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M>Y
B.Y2与Y3都是由Y原子组成的,所以是同一种物质
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物ZY制取Z单质
D.Z为镁元素
2024-05-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5 . List和MacMillan因开发“不对称有机催化”荣获2021年诺贝尔奖,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图中“楔形”结构表示该基团不在纸张平面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0H12O3B.化合物B是一个两性分子
C.化合物C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D.图中反应(A→C)属于加成反应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实验室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n2+)为原料制备ZnCO3·2Zn(OH)2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Fe2+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
B.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存在:Na+、Zn2+、Fe2+、SO
C.调节pH时试剂X可以选用Zn、ZnO、ZnCO3等物质
D.沉锌时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6HCO= ZnCO3·2Zn(OH)2↓+5CO2↑+H2O
2024-05-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7 .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氮循环中涉及氮的固定
C.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D.“硝化作用”可能有氧气的参与
2024-05-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H2(g)+O2(g) =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2024-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9 . 反应N2(g)+3H2(g) 2NH3(g)   Δ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之比1:1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2024-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10 . 已知断裂1 mol 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断裂1 mo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 mol H-O键能放出462.8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1 mol 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 kJ的能量
B.H2(g)+O2(g)=H2O(g)   ΔH=-240.2 kJ·mol1
C.2H2O(l)=2H2(g)+O2(g)   ΔH=471.6 kJ·mol1
D.H2(g)+O2(g)=H2O(l) ΔH=-240.2 kJ·mol1
2024-04-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