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79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少量B.除去中的HCl气体

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D.制备胶体

A.AB.BC.CD.D
2024-06-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化学试卷
2 .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侯氏制碱法”为国际制碱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以NaCl、等为原料先制得,进而生产出。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流程需要___________次过滤操作;能够循环利用的是___________
(2)制备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模拟实验时使用下列装置制备,请正确的连接装置顺序是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ABCD
(4)上述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装置B中使用雾化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化学试卷
3 .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KIO3和Na2SO3可发生反应生成I2,生成的I2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0.1 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1 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水的体积/mL实验温度/℃出现蓝色的时间/s
55V15t1
553025t2
5V22025t3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③中V1=_______,V2=_______
(2)出现蓝色的时间t1与t3大到小关系_______
(3)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4)实验中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
(5)资料显示序号①的反应进行至10 s时,测得Na2SO3溶液的浓度为0.02 mol·L-1,则5 s内消耗Na2SO3的平均速率v(Na2SO3)=_______
2024-05-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4 . 室温下,某同学用下图中装置在通风棚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现象

试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反应越来越剧烈,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试管Ⅱ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又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Ⅰ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由铜还原硝酸生成
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Ⅰ中消耗的HNO3更少
C.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可能是由于溶有NO2
D.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处___________,D处___________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D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_____洗涤除去。
a.水             b.亚硫酸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实验室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n2+)为原料制备ZnCO3·2Zn(OH)2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Fe2+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
B.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存在:Na+、Zn2+、Fe2+、SO
C.调节pH时试剂X可以选用Zn、ZnO、ZnCO3等物质
D.沉锌时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6HCO= ZnCO3·2Zn(OH)2↓+5CO2↑+H2O
2024-05-0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7 . 下列对文献的化学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文献摘录

化学解读

A《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腐蚀形成“铁线粉”,“铁线粉”主要成分是FeO·xH2O
B《格物粗谈》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气”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发生得反应类型相同
C《本草衍义》中记载:“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主要操作是升华
D《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造瓦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
A.AB.BC.CD.D
2024-05-05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8 .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用托盘直接称量烧碱
B.配制的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
C.②中定容时仰视刻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D.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2024-05-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9 . 实验室以锈蚀程度很大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在水溶液中能与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需控制温度在左右,最佳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3)“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
(4)“氧化”过程可在下图所示装置中进行。

①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B中使用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证明装置溶液中已完全被氧化成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10 . Ⅰ.淀粉是人类膳食中糖类主要来源,在体内被酶水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某病人血液化验单如图所示,其中葡萄糖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值(参考范围)。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GLU

2.16↑

g/L

0.65~1.10

甘油三酯TG

2.25↑

g/L

5~2.17

总胆固醇TCH

1.79

g/L

1.5~2.2

(1)该病人血清葡萄糖GLU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27g葡萄糖中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__
(3)0.5mol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__L。
Ⅱ.现需500mL 0.2mol/L的KI溶液,用KI固体配制该溶液时,提供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
(4)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所需KI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使用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凹液面
D.定容摇匀后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2024-05-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