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元素周期表(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4








(1)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3)比较元素②、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
(4)主族元素砷(As)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
b.推测砷有多种氧化物
c.③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大于砷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5)②⑥两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高温耐磨材料。该物质中,②元素显___________(填“正”或“负”)化合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
(6)与⑧同主族的元素溴和碘可以发生下列置换反应:Br2+2I-=2Br-+I2,I2+2BrO=2IO+Br2,这两个置换反应矛盾吗?简述理由_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第十二中学高一4月月考化学
2 . 某小组同学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过程现象结论
向NaBr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红棕色氧化性:Cl2>Br2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氧化性:Cl2>I2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1)实验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②的现象是_______
(2)综合实验①②③,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递变规律。_______
(3)实验中加入CCl4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CCl4可以作为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1-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3 . 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广泛用于生活中作消毒剂。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的氧化能力与介质pH的关系(已知溶液呈绿色,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装置A中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推知,A中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若装置C中绿色溶液变为紫红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此现象判断的氧化性强于
(4)有关高锰酸钾的实验及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装置试剂R(5 mL含0.1 mol·L 的溶液)现象(通入乙烯的体积相等)
溶液较快产生黑色沉淀
KOH和溶液紫红色溶液较慢变为绿色溶液
稀硫酸和溶液紫红色溶液很快变为无色溶液
①已知实验Ⅰ中氧化产物为,则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介质pH越低,氧化性越___________(填“强”或“弱”)。
4 . 实验小组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及其速率,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已知:i.能完全电离,且具有强氧化性,易被还原为
ⅱ.淀粉检测的灵敏度很高,遇低浓度的即可快速变蓝:
ii.可与发生反应:
编号1-11-2
实验操作      
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立即变蓝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为了研究反应的速率,小组同学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下列试剂,并记录变色时间,如下表。
编号溶液溶液蒸馏水淀粉溶液/滴溶液变色时间
2-1202.820.2立即
2-220.80.22230

(3)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甲同学对此提出猜想:
猜想1:先与反应,使降低;
猜想2:先与反应,_______。
请回答:
①甲同学提出猜想1的依据:由信息i推测,的还原性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的。
②乙同学根据实验2-2中数据认为,假定反应,溶液中剩余的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实验2-1中的起始浓度,由此证明猜想1不成立。
补全猜想2:_______
(4)查阅文献表明猜想2成立。
①实验2-2中,内未检测到反应,从反应机理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根据实验2-2的数据,计算3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写出计算式)。
2023-10-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部分化学资源获取途径如图: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步骤Ⅰ中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Ca2+、Mg2+、SO,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可以是Na2CO3、NaOH、BaCl2
B.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
C.在第Ⅱ、Ⅲ、Ⅳ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2)步骤Ⅳ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A.温度计B.容量瓶C.直形冷凝管D.酒精灯
(3)步骤Ⅲ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经过步骤Ⅱ已获得Br2,不直接用含Br2的稀溶液进行蒸馏,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通入氯气”后再蒸馏,其目的是_______
(5)根据流程中的反应可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6 . 某同学学习过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后,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___________(请填写一种主要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药品:新制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2)实验内容(在如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___________
向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
(4)问题和讨论:
①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于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一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的非金属性强:___________
2023-08-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为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定浓度的溶液和饱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经检验,红褐色沉淀含
分析产生的原因:
(1)甲同学认为是氧化所致。验证如下:向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若将其拆分为两部分反应,则有:还原反应:。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氧化所致.验证如下(溶液A:饱和溶液溶液;已排除空气的影响):
   

序号

试剂

现象

氨水

生成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灰黑色固体物质

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Ⅰ中可能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生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滤出Ⅰ中不溶物,用稀溶解,未检出。分析原因:
i.Ⅰ中未生成
ⅱ.Ⅰ中生成了。由于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此未检出
(3)设计实验(Ⅲ)确认的作用(已排除空气的影响),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图中溶液a是__________。经检验,实验中产生了
②Ⅱ、Ⅲ中均含。Ⅲ中产生了,Ⅱ中未产生,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SO2具有抗氧化、保鲜、防腐、脱色等功用,合理利用SO2可服务于人们更好的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SO2用于海水提溴的流程图如下:
   
①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②吸收塔用二氧化硫和水吸收Br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含Br2的海水经“空气吹出SO2吸收、通入氯气”后再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检验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Fe3+可将SO2氧化,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可知、O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23-07-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为验证卤素单质Cl2、Br2、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资料:稀溴水的颜色是黄色,浓溴水的颜色为红棕色。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C中可能残余Cl2,会干扰对溴置换碘的实验,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Cl2是否过量:___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限时训练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学生为探究氧化性:,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如下表:(已知:电极电势越高,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电极反应式(氧化型还原型)电极电势
/
/
/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和氯水,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利用溶液和溶液,不用任何试剂证明氧化性:溶液和碘水颜色相近,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反应发生。

①通过外电路中电流方向:_____(用表示),可证明氧化性:
②也可通过甲池中颜色变化证明,甲池中颜色变化为_____
(3)有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电解反应来证明氧化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探究外界条件对电极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电压阳极现象阴极现象
实验11.55.5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不显红色无气泡,银白色金属析出
实验23.05.5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显浅红色无气泡,银白色金属析出
实验31.5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滴加溶液不显红色较多气泡,极少量金属析出
①实验1中,阳极反应式是_____,阴极反应式为_____
②实验1、3调节溶液的宜选用_____(填“硝酸”或“硫酸”)。
③由实验1、2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由实验1、3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
2023-06-21更新 | 6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