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在研究Na2SO3溶液、FeCl3溶液性质及反应时,进行了下列实验:
(1) 取1mol•L1的Na2SO3溶液置于空气中,测得其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最初,Na2SO3溶液pH=7.8,解释其原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t时间段内,造成其pH发生上述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___________
(2) 探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实际反应的情况:
实验ⅰ
装置操作现象
向2mL1mol•L1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1mo•L1Na2SO3溶液2mL溶液黄色逐渐加深,最终得红褐色溶液(W)
实验ⅱ
装置操作现象
取1mL溶液W于试管中,向其滴加过量盐酸,再滴加5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ⅱ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离子;
②对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实际反应存在两种认识:
认识Ⅰ.反应中Fe3+完全转化为Fe2+ ,W溶液中c(Fe2+)一定很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认识Ⅱ.W溶液中c(Fe2+)应该极小,否则W溶液不会呈红褐色。
(3) 资料显示:Fe2+呈淡绿色、FeSO3是墨绿色沉淀、碱式硫酸铁[Fe4(OH)2(SO4)5]溶液为红褐色。
①实验中始终未出现墨绿色沉淀,说明c(Fe2+)极小,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和结果显示,O2、Fe3+、SO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
③若Fe4(OH)2(SO4)5是造成溶液W呈红褐色的原因之一,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④用激光笔照射W溶液,发现有丁达尔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4-2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高锰酸钾与铜的反应,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一现象

酸性溶液
一段时间后,培养皿中由铜片向外侧依次呈现:
A区澄清且几乎无色;
B区底部覆盖棕黑色固体;
C区澄清且紫色变浅
资料:a.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b.为粉红色沉淀、溶于强酸;为黑色沉淀、不溶于强酸
(1)被氧化成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的还原产物,取A区中溶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有生成。
(3)A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经检验,B区的棕黑色固体是,从溶液中离子扩散的角度,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B区和C区中的现象: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又进行了以下定量实验:
实验一现象

酸性溶液
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少了0.02g,溶液中无固体析出、溶液紫色变浅
通过计算,分析溶液紫色变浅而未完全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
2021-05-18更新 | 5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综合练习(二)化学试题
3 . 已知:,氢氧化铜悬浊液受热易分解生成。蚀刻含铜电路板有多种方法,用蚀刻废液可制备
(1)酸性蚀刻液法(过氧化氢-盐酸法)。
①用过氧化氢和盐酸蚀刻含铜电路板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后有气泡产生,且反应一段时间后,随着溶液变蓝,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碱性蚀刻液法。碱性含铜蚀刻液主要成分为、氨水、氯化铵等。蚀刻过程中,与电路板上的铜发生反应生成,失去蚀刻能力,通入空气可恢复蚀刻能力。
键的数目为_______
②蚀刻能力恢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酸性蚀刻废液与碱性蚀刻废液混和可析出沉淀,pH在4~5之间易生成氢氧化铜胶体。酸性蚀刻废液与碱性蚀刻废液混和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不同pH时,铜元素回收率如图2所示。

①为减少胶体形成而影响后续操作,溶液A为_______(选填“酸性”或“碱性”)蚀刻废液。
时,铜元素回收率下降的原因为_______
(4)设计从酸性蚀刻废液中制备氧化铜的实验方案。向一定质量的酸性蚀刻废液中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20%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蒸馏水)
2023-12-07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
①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H2O2也具有氧化性,设计验证苯胺是被HO·氧化而不是被H2O2氧化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2022-02-15更新 | 99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强氧化剂将1L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并换算成以为氧化剂时所消耗的质量。水体COD值常作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Fenton()法能产生和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的治理。
(1)羟基自由基(·OH)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分别取初始pH=4、COD=80的废水200mL,加入200mL ,改变起始投加的量,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反应后水样COD随投加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投加量超过1时,反应后水样COD不降反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已知·OH更容易进攻有机物分子中电子云密度较大的基团。1-丁醇比正戊烷更容易受到·OH进攻的原因是_______
(4)在Fenton法的基础上改进的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氧化技术引起关注。研究发现,一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催化活化产生具有很好的效果。结构为
①与试剂相比,一石墨烯/的使用范围更广。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一种制取一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种转化关系可表示为(GO表示石墨烯)

在石墨烯表面制得1mol ,理论上需要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③利用该复合材料催化活化并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机理可描述为_______
2023-02-14更新 | 102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化学试题
6 . 过硫酸(H2S2O8)和过硫酸盐在工业上均可用作氧化剂。工业上利用过硫酸铵制备过氧化氢的一种方法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化学式分别为为NH4HSO4、KHSO4
B.过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硫为最高价+7价
C.K2S2O8的水解反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生成H2O2
D.过硫酸可用于工业漂白、外科消毒等领域
2021-11-0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水溶性硝态氮(以NO、NO等形式存在)是水体污染物之一,须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放。
(1)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用葡萄糖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产生两种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纳米铁铜双金属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反应活性,可用于水体脱硝。
① 纳米铁铜双金属与普通铁铜双金属脱硝效果(以处理某硝酸盐为例)如图-1所示。在0到20min内,纳米铁铜双金属脱硝效果显著,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 研究表明水体中溶解氧的存在降低了纳米铁铜双金属脱硝的效果,验证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3)Jetten 等人提出了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中的三种酶处理废水中NH3和NO的生化反应模型,其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在NR酶和HH酶作用下的反应过程可分别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1更新 | 89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