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某危险品仓库中存放有化工原料氰化钠(NaCN),该物质有剧毒,一旦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后果不堪设想,当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工作人员一方面封堵氰化钠泄漏渠道,另一方面对已经泄漏的少量氰化钠做无害化处理。根据NaCN的化合价,推测它可能有的性质是
A.NaC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NaC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只能升高,因此该物质具有还原性;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NaCN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NaCN中CN的化合价为-1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023-07-20更新 | 58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 . 某小组以4H+4I+O2=2I2+2H2O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因素。
实验气体a编号及现象
HClⅠ.溶液迅速呈黄色
SO2Ⅱ.溶液较快呈亮黄色
CO2Ⅲ.长时间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空气Ⅳ.长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1)实验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CCl4萃取Ⅰ、Ⅱ、Ⅲ、Ⅳ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
(2)取萃取后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Ⅰ、Ⅲ的溶液变蓝;Ⅱ、Ⅳ的溶液未变蓝。溶液变蓝说明Ⅰ、Ⅲ中生成了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I2易溶于K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Ⅲ的萃取现象。

现象x是______________
(4)针对Ⅱ中溶液未检出I2的原因,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溶液中c(H)较小。小组同学认为此假设不成立,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假设2:O2只氧化了SO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假设3:I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
(5)设计下列实验,验证了假设3,并继续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滴入品红,红色褪去。
i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加热,黄色褪去,经品红检验无SO2。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大量AgI沉淀,长时间静置,沉淀无明显变化。
iii.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控制一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解,结果如下。
电解时间/min溶液阳极阴极
t1黄色变浅、有少量SO42检出I2,振荡后消失H2
溶液无色、有大量SO42检出I2,振荡后消失H2
结合化学反应,解释上表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
(6)综合实验证据说明影响I被氧化的因素及对应关系______________
2019-12-21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精准训练——反应原理(历程)的探究式实验
3 .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围成一个空间正四面体
2023-09-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 空间构型
4 . 某小组探究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及其速率,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已知:ⅰ.具有强氧化性,能完全电离,易被还原为
ⅱ.淀粉检测的灵敏度很高,遇低浓度的即可快速变蓝;
ⅲ.可与发生反应:

编号

1-1

1-2

实验操作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立即变蓝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与KI反应的速率,小组同学分别向两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并记录变色时间,如表。

编号

KI溶液/mL

溶液/mL

蒸馏水/mL

0.4%的淀粉溶液/滴

溶液/mL

变色时间/s

2-1

2

0

2.8

2

0.2

立即

2-2

2

0.8

0.2

2

2

30

(3)实验2-1不能用于测定与KI反应的速率,原因有无时反应生成少量后淀粉立即变蓝,无法确定反应的浓度变化外,还有____________
(4)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甲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先与反应,使降低;
猜想2:先与KI反应,
①甲同学提出猜想1的依据:由信息ⅲ推测,的还原性______(填“强于”或“弱于”)KI的。
②乙同学根据现有数据证明猜想1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补全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阅文献表明猜想2成立。根据实验2-2的数据,计算3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
(6)实验2-2中,30s内未检测到反应,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2条)。
2023-04-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T12-实验综合题
5 . “价—类”二维图是认识和预测元素化合物及其转化关系的重要认知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浓溶液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NH3能直接转化为NOD.反应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23-06-26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合格考真题汇编12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6 . 草酸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某校高三化学小组探究草酸被氧化的速率问题。
实验Ⅰ试剂混合后
溶液pH
现象
1h后溶液)
试管滴管

a4mL0.01mol·L−1 KMnO4溶液,几滴浓H2SO42mL0.3mol·L−1H2C2O4
溶液
2褪为无色
b4mL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NaOH7无明显变化
c4mL0.01mol·L−1 K2Cr2O7溶液,几滴浓H2SO42无明显变化
d4mL0.01mol·L−1 K2Cr2O7溶液,几滴浓NaOH7无明显变化
(1)H2C2O4是二元弱酸,写出H2C2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I试管a中KMnO4最终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瑛瑛和超超查阅资料,实验I试管c中H2C2O4与K2Cr2O7溶液反应需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但加入MnO2可促进H2C2O4与K2Cr2O7的反应。依据此资料,吉吉和昊昊设计如下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II 实验III 实验IV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6 min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橙色变浅,温度不变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睿睿和萌萌对实验II继续进行探究,发现溶液中Cr2O72- 浓度变化如图:
   
臧臧和蔡蔡认为此变化是通过两个过程实现的。
过程i.MnO2与H2C2O4反应生成了Mn2+
过程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查阅资料:溶液中Mn2+能被PbO2氧化为MnO4-。针对过程i,可采用如下方法证实:将0.0001molMnO2加入到6mL____________中,固体完全溶解;从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过量PbO2固体,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②波波和姝姝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了过程ii成立,她们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可知,草酸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7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A试管中依次加入3mL乙醇2mL浓硫酸、2mL乙酸及沸石后连接好装置并加热饱和碳酸钠液面上出现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有酯类物质生成
B液体和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相同条件下水解程度:
C室温下,将溶液和稀混合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D溶液中加入5滴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减小,平衡向减小的方向移动
A.AB.BC.CD.D
2023-05-15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
8 . 周期表中V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是常见的氧化剂和助燃剂。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中和热为)。(硒)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与动物体必须营养素。提取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铜产生的阳极泥。可通过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提取,硫酸化焙烧提取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焙烧,硫酸将单质氧化为。第二步还原吸收,在水中转化为单质。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漂白剂
B.硒在光照下导电性显著提高,可用作光敏材料
C.臭氧能溶于水,可用作杀菌剂
D.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干燥剂
13-1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溶液;
②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再酸化,可得溶液;
③将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
2022-11-29更新 | 324次组卷 | 37卷引用:苏教版2017届高三单元精练检测二化学试题
10 . 的还原性较强,而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气体。(______)
2023-03-0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