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7 道试题
1 . 实验室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装置如图。实验时

A.Ⅰ中盛装的仪器为锥形瓶B.Ⅰ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
C.Ⅱ的主要作用是除去D.Ⅲ中两容器内的溶液均可能有NaClO生成
2024-05-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1月)
2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氯气通入水中:
C.二氧化氮溶于水:
D.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2024-05-2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1月)
3 .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H2SO4=SO2↑+Na2SO4+H2O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Ⅶ.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能说明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棉花中浸润的溶液是___________
(4)过程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既有Fe3+又有Fe2+有SO
有Fe3+无Fe2+有Fe2+
有Fe3+无Fe2+有SO

(6)将B中的溶液换成100ml FeBr2溶液并向其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被氧化成单质,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
B.向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到恰好完全沉淀时:
D.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 + 2I- = 2Cl- + I2
2024-05-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ml   12mol/L浓盐酸和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A
B.18gD2O和18gH21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78g 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D.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2024-05-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B.常温常压下,4.4gCO2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生成的O2分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 CH4和C2H4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2NA
D.7.8 g 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两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陈述I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HCl的酸性强于CH3COOH盐酸的pH一定小于醋酸溶液
B通过煤的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化工原料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C将Cl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D将金属Na加入CuSO4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还原性:Na>Cu
A.AB.BC.CD.D
8 .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制备氯气的方法。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制取Cl2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D.吸收尾气中的Cl2
2024-04-19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化学试题
9 . Ⅰ.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可用作补铁剂,使用时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同学甲猜测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以利于人体吸收。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1)由上述实验能否得出“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的结论?请说明理由:______
Ⅱ.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为暗紫色有光泽粉末,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暗紫色溶液,静置后会分解并释放出大量氧气,同时生成KOH和胶体。工业上常用于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有电解法、次氯酸盐氧化法和熔融法等。
(2)熔融法:在苛性碱存在的环境中,铁盐被过氧化钠高温氧化成高铁酸钠:,再加入适量饱和KOH溶液反应得到。上述反应在熔融状态下进行,而不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3)高铁酸钾可通过次氯酸钾氧化溶液来制备。次氯酸钾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中与盐酸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a.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_______
b.上述反应中的HCl体现了什么性质?_______
②将制备的通过装置B可除去杂质HCl,B中的溶液为_____
和KOH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④若实验制得的次氯酸钾溶液中(N代表微粒个数),则_______
⑤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⑥次氯酸盐氧化法是在碱性条件下,KClO饱和溶液可将转化为,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10 . 甲、乙、丙均为化合物,其中甲为淡黄色固体,乙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体,丙为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的量均为充足。(生成物中有水生成的,框图中没有表示出来),已知D为黄绿色气体,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F为______(填化学式),G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2)若有3.9g甲与4.4g丙完全反应,则固体质量增加_____g。
(3)C与溶液G反应生成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D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其褪色原因是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描述)。
2024-04-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