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方程式错误的是
A.加入水中生成沉淀:
B.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D.将通入水中:
2 . 下列选项描述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
A.图①为新制氯水在阳光直射时,溶液中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
B.图②为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体积变化的图像
C.图③为往溶液中滴加溶液的体积与导电性变化的图像
D.图④为混合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氯气通入的变化图像,其中a代表的是
3 .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而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升高       b.溶液温度下降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___________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填“I”或“II”)
②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预测现象预测依据
操作1: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无白色沉淀溶液中的浓度很小,不能与反应
操作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中的浓度较大,能与发生反应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1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则该条件下,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2-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学习小组为了探究Na2CO3溶液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向如下3支试和中加入2mL0.1mol·L-1Na2CO3溶液,现象记录如图。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设计热分解实验,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
   
将(1)中所得三种沉淀,分别置于B中。实验结束后,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加热前样品质量/g加热后样品质量/gC质量增重/gD质量增重/g
a5.23.41.80
b11.28.10.92.2
c5.05.000
装置B的名称是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计算可得(b)中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c)中样品最终确定为CaCO3,试分析CaCO3未分解的原因_____
(3)查表,得到几种物质的溶解度(20℃)数据如下:
物质溶解度/g物质溶解度/g物质溶解度/g物质溶解度/g
Al(OH)31.5×10-8Zn(OH)21.4×10-5Ca(OH)20.160Cd(OH)21.9×10-4
Al2(CO3)3易水解ZnCO34.7×10-5CaCO35.3×10-4CdCO34.3×10-5
(c)中沉淀是碳酸盐的原因是_____。根据探究的结论预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1·L-1的Cd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
2023-09-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为测定过氧化钠样品(只含Na2CO3杂质)纯度而设计的装置,气球Q弹性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CO2↑,2+4H+=2H2O+O2
B.测量气体体积时应先关闭K1、K2,打开K3,反应完毕后再缓缓打开K1
C.没有导管a稀硫酸不易滴下来,而且会导致测量气体的体积偏大
D.若操作正确,量筒I、Ⅱ分别收集xmL、ymL水,则Na2O2的质量分数为
2023-05-18更新 | 128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6 .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通入的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336mL
C.滴入0~25mL盐酸,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D.所得溶液的溶质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022-10-19更新 | 5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统一练习(一)化学试题
7 . 上世纪30~40年代,侯德榜率技术团队突破外国公司垄断的索维尔制碱法的生成工艺,另辟蹊径,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已知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为:
a. NaCl + NH3 + H2O + CO2 = NH4Cl + NaHCO3
b.2NaHCO3 Na2CO3 + CO2↑+ H2O
(1)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为了提高CO2的利用率,须先向_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NH3,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碱石灰”“浓硫酸” 或“无水氯化钙”)。

(2)实验室给该兴趣小组提供了一份Na2CO3样品,为测定其纯度,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B装置中盛有m1g碳酸钠样品(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原装置中的CO2含量忽略不计,忽略CO2的溶解,各装置内反应完全)。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Zn粒、稀硫酸、稀盐酸、CaCO3(s)。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a中所盛放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若无装置E,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若实验后,装置D增重m2g,则该碳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2022-07-23更新 | 5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8 . 某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组成的混合物样品61.4 g,加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十分之一,向其中缓缓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稀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HCl =KCl+KHCO3;KHCO3+HCl=KCl+H2O+CO2
B.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钾20.0g
C.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 77%
D.若将61.4 g原混合物样品充分加热,放出CO2的质量为4.40g
2022-06-15更新 | 126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取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100mL,然后向其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得到溶液A,向A中逐滴缓慢加入0.1mol·L-1的HCl溶液,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HCl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B.BC段对应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C.通入C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6mL
D.原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65mol·L-1
10 .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1Na2CO3溶液和40mL0.2mol·L-1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H+=CO2↑+H2O
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O)=c(OH-)-c(H+)
2022-01-12更新 | 91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 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