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及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结论
A中加入稀,溶液变浑浊,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B固体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既体现酸性又体现碱性
C将无色与深棕色固体置于潮湿空气中,只有表面冒“白色烟雾”水解程度:
D把红棕色的加热生成黑色的,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热稳定性:
A.AB.BC.CD.D
2 . 某磁铁矿石A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还含少量的。某工厂利用此矿石进行有关物质的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如下:(已知不溶于水和碱,但溶于酸:)。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过量试剂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在溶液F中滴加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聚硅酸铁是目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的热点,一种用钢管厂的废铁渣(主要成分,含少量碳及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


①加热条件下酸浸时,与硫酸反应。酸浸时,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浓度检测”是先将100mL含溶液用适量的还原为;再用酸性标准溶液测定的量(被还原为),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掉溶液50mL,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3 . 实验小组探究FeCl3溶液灼烧的变化。
已知: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被氧化成Fe3O4,隔绝空气加热会歧化为Fe和Fe3O4
Ⅰ.FeCl3溶液的灼烧。
实验ⅰ:将一只白粉笔浸泡在FeCl3溶液中,用坩埚钳夹持粉笔于酒精灯上灼烧,很快观察到粉笔表面颜色的变化:黄色→红褐色→铁锈色→黑色。

(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将氯化铁晶体溶于盐酸的目的_______
(2)“黄色→红褐色→铁锈色→黑色”颜色变化中的“铁锈色”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针对“黑色”物质,小组成员提出猜想。
猜想1:酒精灼烧粉笔的产物;
猜想2:酒精还原“铁锈色”物质得到的产物。
通过实验排除了猜想①,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Ⅱ.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实验ⅱ:先用酒精蒸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在“铁锈色”物质处加热,充分反应至“铁锈色”物质完全变成“黑色”物质。取下装有新制Cu(OH)2的试管,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ⅲ:在“黑色”物质中加入热的硫酸,“黑色”物质溶解,无气泡产生。
(4)甲同学根据实验ⅱ和ⅲ的现象,判断“黑色”物质中含有二价铁,其理由是_______
(5)乙同学用实验ⅲ中所得溶液进行实验iv,证实了甲的判断,实验iv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6)丙同学发现“黑色”物质完全被磁铁吸引,推测“黑色”物质是Fe3O4,写出“铁锈色”物质变成Fe3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丁同学为证明“黑色”物质是Fe3O4,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取实验ⅲ中少量清液滴入足量的Na2S溶液,认为得到物质的量之比为3∶1的FeS和S沉淀,即可证明。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2021-01-21更新 | 75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