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Fe3+的氧化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已知:2Fe3++2I- ==2Fe2+ +I2 ,2Fe2++Br2 ==2Fe3++2Br-。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FeBr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下列方程式书写不合理的是(       
A.2Fe2++4I- +3Cl2==2Fe3+ +2I2+6Cl-B.2Br-+2I-+2Fe2++3Cl2== I2+Br2+2Fe3++6Cl-
C.2Br-+4I-+2Fe2++4Cl2== 2I2+Br2+2Fe3++8Cl-D.2I-+2Fe2+ +2Cl2 ==2Fe3++ I2+4Cl-
2018-05-25更新 | 942次组卷 | 4卷引用:学科网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2.2 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及检测
2 . (2018·北京市西城区4月一模)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a2+ + CO32− == CaCO3
B.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2O2 + 2CO2 == 2 Na2CO3 + O2
C.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 NO3 == Ag+ + NO2↑ + H2O
D.FeCl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
2018-04-13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攻略》6月2日 专项二 化学用语
3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2017-12-13更新 | 7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练习卷
4 .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1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OH-、CO32-、A1O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Br-、Fe2+
C.Fe(NO3)3、Cu(NO3)2、H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Fe(NO3)3、HNO3、Cu(NO3)2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NH4+、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H+、Fe3+、NH4+
5 . 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I、Br可以大量共存
B.用该溶液中溶解一定量铜粉,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铁粉,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C.将该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中混有氢氧化铁
D.100mL 0.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Fe
6 . 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
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Br、Fe2
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2S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NaCl、Na2S
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2016-12-09更新 | 931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 押题专练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 +3SCNFe(SCN)3 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 > (SCN)2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0高三·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将适量的SO2通入Fe(NO3)3中,溶液逐渐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又立即变为棕黄色,继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元素是
A.SB.FeC.ClD.N
2016-12-09更新 | 2664次组卷 | 13卷引用:夯基提能2020届高三化学选择题对题专练——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分析
9 . 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Fe,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性:Zn2>Cu2>Fe3>AgB.Fe3的氧化性大于Cu2
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2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2016-12-09更新 | 1013次组卷 | 12卷引用:解密03 氧化还原反应(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版)
1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边振荡盛有2%的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溶液中的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911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53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