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苯乙烯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有机原料,可由乙苯催化脱氢获得。
I.直接催化脱氢
(1)已知: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H1=-4386.9kJ•mo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H2=-4263.1kJ•mol-1
③H2(g)+O2(g)=H2O(g)        △H3=-241.8kJ•mol-1
反应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H=______kJ•mol-1
(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乙苯蒸气和高温水蒸气,在0.1MPa和催化条件下,不同温度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苯乙烯的平衡选择性如图1所示。

(已知:高温水蒸气不参与乙苯催化脱氢反应;苯乙烯的平衡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乙苯可能会裂解产生积碳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中毒”。)
①加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
II.CO2氧化乙苯脱氢
(g)+CO2(g)(g)+CO(g)+H2O(g)        △H=+158.8kJ•mol-1
(3)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的机理如下:
①晶格氧机理
Ar气氛围下,以高价态钒镁氧化物晶体作催化剂进行乙苯脱氢,并将CO2转化为CO,催化循环可表示为图2,图中物质______(填“MgVmOn+1”或“MgVmOn”)

                                                    图2
②酸碱位协同催化机理

由图可知,酸性位(A)和碱性位(B)都是反应的活性中心,酸性位上发生乙苯的吸附活化;弱碱性位(B1)参与脱去α-H,而强碱性位(B2)活化CO2,被活化的CO2很容易和β-H反应,生成苯乙烯。由于催化剂的碱性不同,在Al2O3上发生的是乙苯直接脱氢,而在Na2O/Al2O3上发生的基本上是CO2耦合乙苯脱氢的原因是______
(4)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CO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优点是______
2023-11-02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化学试题
2 . 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_______kJ∙mol-1
(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科学家提出由制取的太阳能工艺如图:

已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热分解系统”中每转移电子,需消耗_______
(3)催化时还可以使用一种无机固体电解质作催化剂,其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该物质以上形成无序结构(高温相),以下变为有序结构(低温相),二者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说明:图中,○球为负离子;高温相中的●深色球为正离子或空位;低温相中的球为离子,●球为离子。

i.这种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ii.“高温相”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4)铜基催化剂(等)是加氢制甲醇常用的催化剂,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写出中碱位上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利用电解法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将还原为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的定义(X代表)如下:
        
①实验测得,碱性条件生成总的选择性小于酸性条件,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测得,酸性条件生成总的法拉第效率小于碱性条件,原因是_______
2024-03-11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化学试卷
3 . Ⅰ.高铁酸盐等具有强氧化性,溶液pH越小氧化性越强,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氨、重金属等。K2FeO4的稳定性与pH关系如图1所示,用K2FeO4去除某氨氮(NH3—N)废水,氨氮去除率与pH关系如图2所示;用K2FeO4处理Zn2+浓度为0.12mg·L-1的含锌废水{Ksp[Zn(OH)2]=1.2×10-17},锌残留量与pH关系如图3所示(已知:K2FeO4与H2O反应生成Fe(OH)3的过程中,可以捕集某些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形成共沉淀)。

(1)图2中,pH越大氨氮的去除率越大,其原因可能是___
(2)图3中,pH=10时锌的去除率比pH=5时大得多,其原因是___(从锌的存在形态的角度说明)。
Ⅱ.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SMR)是传统制取富氢混合气的重要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回答下列问题:
(3)已知1000K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热:
①CH4(g)C(s)+2H2(g) K1=10.2 H1
②2CO(g)C(s)+CO2(g) K2=0.6 H2
③CO(g)+H2O(g)CO2(g)+H2(g) K3=1.4 H3
④CH4(g)+2H2O(g)CO2(g)+4H2(g) K4H4(SMR)
则1000K时,K4=___H4=___(用H1H2H3来表示)。
(4)在进入催化重整装置前,先要对原料气进行脱硫操作,使其浓度为0.5ppm以下。脱硫的目的为___
(5)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电流强度对CH4转化率的影响。由图可知,电流对不同催化剂、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均有着促进作用,则可推知H4___0(填“>”或“<”)。

(6)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6小时稳定测试电流强度对H2产率的影响。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电流对H2产率的影响作用逐渐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600℃时,电流对三种催化剂中的___(用图中的催化剂表示式回答)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当温度高于750℃时,无论电流强度大小,有无催化剂,H2产率趋于相同,其原因是___

2021-10-1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度检测化学试题
4 . 燃煤烟气中的NOx、SO2经处理后可被吸收。
(1)若烟气主要成分为NO、SO2,可通过电解法除去,其原理如图1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电解过程得到产物为___

(2)若烟气主要成分为NO2、SO2,可通入NaOH溶液将NO2完全转化为NO。则NO2、SO2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O3氧化性强于O2,能更有效地氧化NO。
①2NO(g)+O2(g)=2NO2(g)ΔH1=-114kJ·mol-1
2O3(g)=3O2(g)ΔH2=-284.2kJ·mol-1(活化能Ea=119.2kJ·mol-1)
NO(g)+O3(g)=NO2(g)+O2(g)ΔH3=___kJ·mol-1(活化能Ea=3.2kJ·mol-1)
②NO可经O3处理后再用碱液吸收而实现脱除。为分析氧化时温度对NO脱除率的影响,将NO与O3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再用碱液吸收氧化后的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NO脱除率随NO与O3混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在50~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无明显变化;温度超过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

(4)用O3氧化NO2时,使用催化剂可提高氧化效率。研究发现NO2在某催化剂表面被O3氧化时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反应过程中,氮氧化物[M]与NO2按物质的量1∶1反应生成N2O5,[M]的化学式为___。该催化氧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因此的捕集及其资源化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二氧化碳合成“合成气”
(1)捕获的高浓度能与制备合成气,该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的___________(写出代数式即可)。
Ⅱ.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烯烃
(2)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时,采用高浓度的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乙烯的生成率,装置如图所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每转移电子,阳极生成___________气体(标准状况)

(3)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A.(主反应)
B.(副反应)
其中,反应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两步:
a.(反应速率较快)
b.(反应速率较慢)
闭容器中充入合成,发生主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如图所示,工业生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反应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

Ⅲ.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主反应:
副反应:
某一刚性容器中充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温度与平衡转化率、产物选择性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选择性

(4)平衡时,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Ⅳ.新型二氧化碳固定法
(5)某课题组设计一种新型的固定方法,如图所示。若原料用,则产物为___________
2023-10-0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浙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江苏卷)化学试题
6 .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H2S、SO2以及废水中的硫化物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去除废气中H2S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S(g)+3O2(g)=2H2O(l)+2SO2(g);ΔH=akJ·mol-1
2H2S(g)+SO2(g)=2H2O(l)+3S(s);ΔH=bkJ·mol-1
反应2H2S(g)+O2(g)=2H2O(l)+2S(s)的ΔH=__kJ·mol-1
为了有效去除废气中的H2S,在燃烧炉中通入的H2S和空气(O2的体积分数约为20%)体积比一般控制在0.4,理由是__
(2)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硫化物的方法,电解NaHS溶液脱硫的原理如图1所示。碱性条件下,HS-首先被氧化生成中间产物Sn2-,S n2-容易被继续氧化而生成硫单质。
①阳极HS-氧化为S n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的石墨电极会出现电极钝化,导致电极反应不能够持续有效进行,其原因是___

(3)用CO(NH2)2(N为-3价)水溶液吸收SO2,吸收过程中生成(NH4)2SO4和CO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
(4)在一定条件下,CO可以去除烟气中的SO2,其反应原理为2CO+SO2=2CO2+S。其他条件相同、以比表面积大的γ—Al2O3作为催化剂,研究表明,γ—Al2O3在240℃以上发挥催化作用。反应相同的时间,SO2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240℃以前,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24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去除率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
2020-05-19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化学试题
7 . (As)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医疗、科技等方面有许多应用
(1)中国自古“信口雌黄”、“雄黄入药”之说。雄黄As2S3和雌黄As4S4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砷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用来入药。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雌黄和雄黄中S元素均为-2,I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Ⅱ中,雌黄在空气中加热至300℃时会产生两种物质,若4.28g As4S4反应转移0.28mole-,则a__________(填化学式);砒霜(As2O3)可水将氧化成H3AsO4而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室温下, 0.4mol AsH3气体在空气中自燃,氧化产物为As2O3固体,放出b kJ 热量,AsH3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Na3AsO3(aq)+I2(aq)+H2O(l)Na2HAsO4(aq)+NaI (aq)设计成原电池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流强度(I)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如图中表示在该时刻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已知:a点对应如图中电流由C1极经外电路流向C2极。则d点对应的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如图中,b→c改变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填代号)。
A.向左室中加入适量的浓Na3AsO3溶液        B.向左室中加入适量的烧碱溶液
C.向右室中加入适量的浓KI溶液                 D. 向右室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2018-01-19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三中2017年秋学期高三部分学科质量抽测化学试卷(2018-01)
8 . 合理利用或转化NO2、NO、C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1) 实验证明汽车尾气中的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而除去。
已知:i.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ii.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iii.1 mol NO(g)被O2(g)氧化时放出的热量为56.15 kJ
①反应2NO(g)+2CO(g)2CO2(g)+N2(g) ΔH=________kJ·mol-1
②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aq)+CO(g)CH3COOCu(NH3)2·CO(aq) ΔH<0。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________ (选填序号)。
a. 适当升高温度         b. 适当降低温度
c. 适当增大压强         d. 适当减小压强
(2)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一般采用 NH3或尿素[CO(NH2)2]作还原剂,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①SCR脱硝技术中用NH3作还原剂还原NO的主要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0,1 mol O2能氧化NH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若用CO(NH2)2作还原剂,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温度在50℃~150℃范围内,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原因有________

(3)用P—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图所示。在酸性水溶液中,光催化脱除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类似,此时g-C3N4端的反应为________
2020-11-30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