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检测化学试题
江苏 高三 期末 2021-01-23 4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有机化学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中国古代作画颜料多源于矿物质,绿色颜料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颜料来自蓝铜矿[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制品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会被腐蚀
B.孔雀石颜料受热不易分解
C.蓝铜矿颜料不耐酸
D.Cu(OH)2·CuCO3属于盐类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0年人类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PH3。实验室制备PH3的方法有:①PH4I+NaOH=NaI+PH3↑+H2O;②P4+3KOH+3H2O3KH2PO2+PH3↑。已知H3PO2是一元弱酸,其结构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P的轨道表示式为
B.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P
C.NaOH中只存在一种化学键
D.反应②中若KOH过量会发生反应:P4+9KOH3K3PO2+PH3↑+3H2O
3.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漂白粉
B.FeS2(s)SO2(g)H2SO4(aq)
C.Fe2O3(s)Fe(s)FeCl3(aq)
D.NO2(g)HNO3(aq)Cu(NO3)2(aq)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检验该条件下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SO2气体
C.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0.01mol·L-1Na2CO3溶液的pH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Ksp(BaCO3)=2.6×10−9,Ksp(BaSO4) =1.1×10−10。以BaSO4为原料制备BaCO3一种方法的部分反应为:
①BaSO4(s) + 4C(s)BaS(s) + 4CO(g)
②2BaS(aq) + 2H2O(l)Ba(HS)2(aq) + Ba(OH)2(aq) ΔH>0
③Ba(OH)2 + CO2 = BaCO3↓+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a2CO3溶液浸泡BaSO4,无法制备BaCO3
B.反应①的ΔS<0
C.反应②中升高温度,能使BaS反应更完全
D.反应③中通入CO2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不断减弱
6. 资源化利用CO2的一种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电源的负极
B.O2-从电极P移向电极Q
C.电极Q上的反应为CO2+2e-=CO+O2-
D.理论上参与反应的n(CH4)∶n(CO2)=4∶3
7. 为探究某些硫的含氧酸盐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①测量0.01 mol/LNaHSO3溶液的pH,pH约为5;②向0.01 mol/LNaHSO3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③向0.1 mol/L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出现淡黄色沉淀,经测定溶液中无;④在Ag+催化条件下,向0.1 mol/LNa2S2O8无色溶液中滴加MnSO4溶液,溶液中出现紫红色。由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实验①说明:
B.实验②中发生反应:
C.实验③中的淡黄色沉淀为S,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H2S
D.实验④说明:该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关于O、Na、S、Cl、K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I1(K)>I1(Na)
B.沸点:H2S>H2O
C.原子半径:r(K)>r(Cl)>r(S)>r(O)
D.热稳定性:HCl>H2S
2021-01-07更新 | 66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扬州市2021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9. 对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或事实解释
AN2转化为N,通常需要高温或放电条件N2分子中叁键的键能大
B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导致环境温度降低
C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化
D0.1mol·L-1H2C2O4溶液和0.1mol·L-1
HNO3溶液的pH分别为1.3和1.0
N的非金属性强于C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化合物Y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可由X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可以区分X和Y
B.X制备Y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C.Y中共有2种含氧官能团:羟基和羰基
D.1molY最多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常温下,Kb(NH3·H2O)=1.8×10-5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向20ml0.1mol·L-1NH4HCO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并恢复至常温,理论上溶液中NH、NH3·H2O、HCO、CO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NH4HCO3溶液:c(NH)>c(HCO)>c(H2CO3)>c(NH3·H2O)
B.0.1mol·L-1NH4HCO3溶液:c(NH)+c(NH3·H2O)+c(HCO)+c(CO)=0.2mol·L-1
C.曲线a表示的是c(NH)的变化
D.M点时:c(CO)+c(HCO)+c(OH-)=0.1mol·L-1+c(H+)
12. 已知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ΔH。根据理论计算,在恒压、起始物质的量之比n(CO2)∶n(H2)=1∶3条件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发现,在实际反应过程中还可能生成C3H6、C3H8、C4H8等副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理论计算可知,ΔH>0
B.理论计算图中曲线d表示的是平衡时C2H4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
C.在实际反应中,450K达到平衡时,n(C2H4)∶n(H2O)<1∶4
D.在实际反应中,改用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不能提高C2H4的产率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
(1)ClO2分子中的键角约为120°。ClO2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ClO2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空间构型是___
(2)某ClO2泡腾片的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其溶于水时反应可得到ClO2溶液,并逸出大量气体。NaClO2和NaHSO4反应生成ClO2和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3)ClO2消毒时会产生少量的ClO,可利用FeSO4将ClO转化为Cl-除去。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50℃时,去除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

(4)测定某水样中浓度的方法如下:量取25.00mL水样于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50.00mL,加入过量KI,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滴加1mL淀粉溶液,用0.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ClO+I-+H+—H2O+I2+Cl-(未配平)
I2+S2O—I-+S4O(未配平)
计算水样中ClO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___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化合物H是合成某新型杀虫剂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1)化合物A可由卤代烃与NaCN反应获得。CN-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
(2)已知,则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过量NaClO与化合物C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可分别与化合物B、C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的副产物,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
(4)化合物D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5)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只有一个六元环;
②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6)已知:+BrCH2CH2Br→。写出以CH2=CH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021-01-07更新 | 7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扬州市2021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15. Co3O4在磁性材料、电化学领域应用广泛,可通过先获得CoCO3沉淀,再加热CoCO3的方法制备。
(1)以CoCl2溶液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主要实验流程如图:

①“反应”时需控制温度为50~60℃,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已知:Ksp[Co(OH)2]=1.6×10-15Ksp(CoCO3)=1.4×10-13。制备CoCO3时不宜使用Na2CO3溶液代替NH4HCO3溶液,其原因是___
(2)加热CoCO3制备Co3O4时有部分Co2+转化为Co3+。取1molCo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如图1所示。参与该反应的物质还有___(写化学式)。Co3O4晶体中包含A、B两种结构单元,如图2所示(表示两种不同价态的Co原子,表示O原子)。其中Co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

(3)以尿素为原料也可获得CoCO3并制备Co3O4。已知:尿素水溶液呈弱碱性,在70℃以上能缓慢水解产生CO,在pH为1~3时水解速率对生成CoCO3沉淀较为适宜。设计以CoCl2溶液、尿素、盐酸为原料,制备Co3O4的实验方案:___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16. 燃煤烟气中的NOx、SO2经处理后可被吸收。
(1)若烟气主要成分为NO、SO2,可通过电解法除去,其原理如图1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电解过程得到产物为___

(2)若烟气主要成分为NO2、SO2,可通入NaOH溶液将NO2完全转化为NO。则NO2、SO2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O3氧化性强于O2,能更有效地氧化NO。
①2NO(g)+O2(g)=2NO2(g)ΔH1=-114kJ·mol-1
2O3(g)=3O2(g)ΔH2=-284.2kJ·mol-1(活化能Ea=119.2kJ·mol-1)
NO(g)+O3(g)=NO2(g)+O2(g)ΔH3=___kJ·mol-1(活化能Ea=3.2kJ·mol-1)
②NO可经O3处理后再用碱液吸收而实现脱除。为分析氧化时温度对NO脱除率的影响,将NO与O3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再用碱液吸收氧化后的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NO脱除率随NO与O3混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在50~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无明显变化;温度超过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

(4)用O3氧化NO2时,使用催化剂可提高氧化效率。研究发现NO2在某催化剂表面被O3氧化时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反应过程中,氮氧化物[M]与NO2按物质的量1∶1反应生成N2O5,[M]的化学式为___。该催化氧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有机化学基础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多选题
2
填空题
1
解答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3,4,9
2
物质结构与性质
3
化学反应原理
4
化学实验基础
5
认识化学科学
6
有机化学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铜的其他化合物
20.65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洪特规则  轨道表示式  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30.65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铁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
40.65二氧化硫的制备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50.65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60.65电解原理的理解及判断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7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电离能变化规律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90.65氮气组成、结构与性质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碳元素及其化合物  亚硫酸及其盐
100.65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  取代反应  苯酚的显色反应  含酯基有机物水解消耗NaOH的量的计算
二、多选题
110.4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20.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三、填空题
130.6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及应用
四、解答题
140.65同分异构体书写  卤代烃  酯的结构有机推断题
150.65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物质制备的探究原理综合题
160.65盖斯定律的应用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原理综合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