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0-11高三上·河南新乡·阶段练习
1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kJ· 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 ,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
2016-12-09更新 | 6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化学试卷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B.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为减少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使用
2016-12-09更新 | 103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2-09更新 | 81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化学卷
4 .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2016-06-13更新 | 3023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二模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5 .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反应原理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锡比锌活泼
D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