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4-15高二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名校
解题方法
1 . 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释放出来。
(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02更新 | 3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探究铁锈蚀是否与水有关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溶解时吸热
A.AB.BC.CD.D
2021-10-1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云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分解过程是2NO=N2+O2
B.实验室制取NO可以用铜和稀硝酸反应
C.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释放能量
D.NO分解生成5.6LN2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4 . 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3催化还原NO为放热反应
B.过程I中NH3断裂极性键,需要吸收能量,Fe3+体现了氧化性
C.过程III的离子方程式:
D.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为NH3、O2、NO,Fe3+、Fe2+为中间产物
2021-09-26更新 | 989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化学试题
5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需吸收能量,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根据放出能量,可推知的能量总和大于的能量总和
D.在稀水溶液中(1)反应放出,将含的浓硫酸与含的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大于
2021-09-2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则
C.由,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则反应一定放出57.3kJ热量
2021-09-19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
序号1-11-21-3
操作
现象燃烧的蜡烛保持原状燃烧的蜡烛熄灭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和水雾生成,燃烧的蜡烛熄灭了
(1)实验1-2中,燃烧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1-3中,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2:
【提出问题】实验1-3中燃烧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猜想】I.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导致其熄灭。
II.过氧化氢分解时吸收热量,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导致其熄灭。
III.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水雾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序号2-12-22-3
操作
现象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无明显变化,温度升高不明显有较多气泡和少量水雾产生,蜡烛燃烧更旺,火焰明亮,温度升高较明显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和水雾生成,燃烧的蜡烛熄灭,温度升高明显。
【解释与结论】
(3)甲同学认为猜想I不成立,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验证,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反思与评价】
(5)依据上述实验,若保持实验1-3中蜡烛不熄灭,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
实验3:取实验1、2中使用的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图甲实验,加热时发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于是小组同学对气体来源进行探究。

【猜想】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
(6)【进行实验】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则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们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7)【结论】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___________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
2021-09-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打开分液漏斗一段时间后,发现红墨水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得出结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有缺陷,请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5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生石灰和水;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⑨④
2021-09-15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实外教育集团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统考化学试题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请回答: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和0.55mol/L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mol/L的溶液进行实验。

(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16gC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890.3kJ热量___________
②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