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9 道试题
1 . 肼()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已知200℃时: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过程②是吸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断开3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和4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①,②,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

2

4

6

0

9.9

17.2

22.4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反应
3 . 已知H2(g)+2ICl(g)=I2(g)+2HCl(g),该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
B.反应②是同种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
D.H2(g)+2ICl(g)=I2(g)+2HCl(g)   ΔH=-218kJ·mol-1
2024-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得到大量化工原料苯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表面生成Cu2(OH)3Cl 的过程是非氧化还原过程
C.聚乙炔用I2 或 Na处理后可形成能导电的塑料,该塑料有固定的熔沸点
D.“天宫课堂”实验: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放热
2024-01-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
5 . 将嵌于聚苯胺表面制成催化剂(为催化剂、聚苯胺为催化剂载体),碱性条件下,催化氧化含废水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因S覆盖表面或进入空位而失活
B.该反应过程的总方程式为
C.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下降
D.反应Ⅲ的
2024-01-0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6 .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焓变和熵变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列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中是吸热反应且反应后熵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
C.D.

(2)一种分解海水制氢气的方法为。如图为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使用催化剂后,图中A点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 ,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xcd
由此计算x=___________。(用含a、c、d的代数式表示)
2024-0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其调控
7 . Ⅰ.肼(N2H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广泛用途,常用于火箭推进剂和燃料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已知N2H4(g)+O2(g)=N2(g)+2H2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则该反应为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②2molN原子、4molH原子、2molO原子生成1molN2(g)和2molH2O(g)的过程中放出_____kJ能量。
Ⅱ.“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四大办奥理念之首,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首次服务体育赛事的大批量氢燃料客车在北京冬奥会上闪亮登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H2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通入。
(4)负极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溶液中OH_____电极(填“a”或“b”)移动。
(6)当有16g气体被还原时,回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
8 . 已知1,3—丁二烯与HBr加成的能量—反应进程图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各步正向反应的焓变),在40℃时,1,2加成产物和1,4加成产物的比例为15:85(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溴−1−丁烯比1−溴−2−丁烯更稳定
B.已知该温度下,t min内,的1,3−丁二烯与HBr完全反应生成1−溴−2−丁烯的平均速率为
C.1,3−丁二烯与HBr反应,生成3−溴−1−丁烯的焓变为,生成1−溴−2−丁烯的焓变为
D.进攻1,3−丁二烯形成碳正离子为决速步
2024-01-05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酒泉育英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联考(四)化学试题
9 . 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是通过反应物分子的简单碰撞完成的。在反应物分子生成产物分子的过程中,首先生成一种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产物分子。按照过渡态理论,的反应历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应速率越快
C.第一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反应
10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碳酸钙中加入硝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变浑浊非金属性:C>Si

B

在装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柠檬酸,用手摸试管外壁产生气泡,试管外壁变凉柠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中通入水蒸气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性:

D

向分别装有粗锌和纯锌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稀硫酸单位时间内,装有纯锌的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更多粗锌与硫酸构成微电池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