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9 道试题
1 . 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是重要的化工过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H-OC=OC≡O
E/(kJ·mol-1)4364658051076
②H2O(g)=H2O(l)     ΔH=-44kJ/mo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使用催化剂时,不会改变其ΔH
B.CO中化学键的键能为1076kJ/mol
C.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40kJ/mol
D.若H2O的状态为液态,则该反应仍为放热反应
2 .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的代表反应为“叠氮化物炔烃”反应,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R1和R2代表烷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2种
B.在[Cu]作用下,C-H键断裂并放出能量
C.该反应原理的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反应中[Cu]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降低焓变,提高平衡转化率
2024-01-02更新 | 76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3 . 我国科学家利用两种不同的纳米催化剂(Co3O4/Pt,N-Co3O4/Pt)在室温水汽条件下实现高效CO催化氧化(),其反应历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TS1、TS2、TS3分别代表过渡态1、过渡态2、过渡态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N-Co3O4/Pt
B.若利用进行同位素标记实验,检测到以上反应中有生成,说明O-H键断裂
C.反应:
D.若ⅱ表示H2O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则Co3O4/Pt更容易吸附H2O
2024-01-0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4 . 一定条件下,丙烯与反应生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的反应中,第一步为反应的决速步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加成产物的比例
C.根据该反应推测,丙烯与加成的主要产物为2-溴丙烷
D.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是由于活性中间体更稳定,所需活化能更低
2023-12-31更新 | 68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5 .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时(各物质均为气态),甲醇与水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I和II的活化能,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能耗
B.1molCH3OH(g)和1mol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g)和3molH2(g)的总能量
C.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D.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   ΔH=+akJ/mol(a>0)
2023-12-2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含S2O、Fe3+、I-的溶液中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可知氧化性:Fe2+>S2O
C.若不加Fe3+,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
D.该反应可表示为S2O(aq)+2I-(aq)=2SO(aq)+I2(aq)
7 .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时各物质均为气态),甲醇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 ΔH=+akJ/mol(a>0)
B.1molCH3OH(g)和1mol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g)和3molH2(g)的总能量
C.选择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Ⅰ和Ⅱ的活化能,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能耗
D.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8 .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和O-H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图中的E值,表示该反应的活化能。
2023-12-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是氢元素的3种核素,基态H原子1s1的核外电子排布,使得H既可以形成H+又可以形成H-,还能形成H2O、H2O2、NH3、N2H4、CaH2等重要化合物;水煤气法、电解水、光催化分解水都能获得H2,如水煤气法制氢反应中,H2O(g)与足量C(s)反应生成1molH2(g)和1molCO(g)吸收131.3kJ的热量。H2在金属冶炼、新能源开发、碳中和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如HC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可得到HCOO-。我国科学家在氢气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C(s)+H2O(g)=H2(g)+CO(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HCO催化加氢生成HCOO-的反应:HCO+H2HCOO-+H2O
C.电解水制氢的阳极反应:2H2O+2e-=H2↑+2OH-
D.CaH2与水反应:CaH2+2H2O=Ca(OH)2+H2
10 .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1)以下反应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其反应热。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B.三个基元反应中只有③是放热反应
C.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②决定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模拟工业上回收“分银渣”中的银,过程如下:

Ⅰ中反应:(杂质不反应)
(2)过程Ⅰ中,向溶液中加入分银渣,10分钟后,固体质量减少了,则反应速率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其他条件不变,反应I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若反应时间过长反而银的产率降低,银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不同时,浸出液中的浓度与含硫微粒总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5)将亚硫酸钠溶液酸化至,此时溶液中______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

(6)时,解释浓度随含硫微粒总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______时,浓度随含硫微粒总浓度的变化与时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7)将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8)Ⅲ中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浸出率降低。从回收液离子浓度变化和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2023-12-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