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由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构象异构体,将正丁烷分子中的C2和C3旋转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正丁烷的构象势能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构象异构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iv
B.相同条件下,iii转化成i的速率比逆向转化的快
C.构象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D.由i转化为iv的转化能垒为
2 . 我国承诺 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和碳中和”,这里的碳主要指CO2, CO2与我们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
(1)工业上常用CO和CO2与氢气反应制备甲醇,涉及的反应有:
主反应:
I . CO(g)+2H2(g)CH3OH(g) H1= -90.7 kJ·mol-1
II. CO2(g)+3H2(g)CH3OH(g)+H2O(g) H2= -49.0 kJ·mol-1
副反应:
III. CO(g)+H2O(g)CO2(g)+H2(g) H3
IV. 2CH3OH(g)CH3OCH3(g)+H2O(g) H4= -23.5 kJ·mol-1
请回答:
H3=________ kJ·mol-1
②现利用I和II两个反应合成CH3OH,已知CO可使反应的催化剂寿命降低。若氢碳比表示为x=,则理论上x=_______时,原料气的利用率最高。但生产中往往采用略高于该值的氢碳比,理由是___________
(2)CO2甲烷化技术是碳中和理念的落脚点之一,反应为CO2(g)+ 4H2(g)CH4(g)+2H2O(g) H= -165kJ·mol-1,其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其他条件均相同,在两种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和生成CH4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于320°C后,以Ni- CeO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略有下降的原因一定是CO2甲烷化反应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右移
B.高于320°C后,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上升的原因一定是CO2甲烷化反应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相同时间时CO2转化率增加
C.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Ni- CeO2
D.工业上应使用的合适温度为360°C
(3)CO2可以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
H= - 110.5kJ·mol-1
通过模型假设和理论计算,推测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表示某催化剂的活化中心或活性基团):

①决定总反应速率大小的步骤是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该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A →B能量降低,所以该过程必定自发
B.总反应为加成反应,D、F为过渡态,C、E为中间产物
C. D分子中氧原子带负电荷,强烈吸引CO2分子中的碳原子生成E,使体系能量降低
D.反应热的理论值(-25.42)与某次实测值(-110.5)相差太大,说明理论值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4)用CO2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开始时在0.1MPa 条件下,以n(H2) :n(CO2)=3:1的投料比充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如下图甲所示:

在120°C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若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1 (n≥3)进行投料,温度控制为120°C,相应平衡体系中CO2的转化率为x,在图乙中绘制x随n (n≥3 )变化的示意图________ (标出曲线的起点坐标)。
2022-09-06更新 | 6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二化学竞赛试题
3 . 下列有关化学及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C.某些反应选用适当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
D.对于反应单位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有
2021-07-14更新 | 74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份竞赛化学试题
4 .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与一般液体物质相比,常态水具有较大的密度、比热、蒸发热、表面张力和介电常数。水的三相点温度0.01℃、压强610Pa;临界温度374.2℃、临界压强22.1MPa。近年发现,近(超)临界水具备许多特有性质,以其为介质,可以有效实现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应用前景广阔。
(1)画出水的压强-温度(p-T)相图(示意图),标注气相、液相、固相和超临界水所在的区域_______
(2)计算液态水在90°C和0.1MPa时的pKw_______(可视为常数,相关数据见表1)。
(3)有人研究了乙酸乙酯在23-30MPa、250-400℃和没有任何其他外加物的条件下的水解动力学,并提出两种可能的机理。
机理1:
CH3COOHCH3COO-+H+Ka
K2

机理2:

请推测乙酸乙酯在超临界温度时的水解反应按上述哪种机理进行。为什么_______
相关热力学数据如下:
表1有关物质的标准热力学数据(25°C)
/kJ·mol-1/J·mol-1·K-1
H2O-285.83069.91
H+00
OH--229.994-10.75

表2水和乙酸在25MPa及不同温度下的解离常数Kw和Ka
温度/°CpKwpKa
25011.055.95
30011.126.65
35011.557.90
40016.5711.41
45018.1315.48

(4)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可表示为:r=。其中k为速率常数,为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请通过推导说明水解反应按哪种机理进行_______
(5)实验表明:近(超)临界水中酯类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可降到常规条件下的1/2,水解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请通过机理1分析原因_______
2021-07-08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届(2010年1月16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5 . 铁卟啉(FeP)是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中心,具有将各种氧供体的氧原子活化并转移至底物的能力。研究人员为模拟活体内的加氧酶催化β-胡萝卜素(P)分解为维生素A(VA)的反应,以FeP为催化剂、间氯过氧化苯甲酸(CPBA)为氧化剂,研究了β-胡萝卜素的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中FeP和CPBA的浓度可视为不变。无论是否存在催化剂FeP,该分解反应对一胡萝卜素均为一级反应。
已知:若y=ax+b,则出。式中,a,b均为与t无关的常数。
实验A:在无FeP情况下,β-胡萝卜素-间氯过氧化苯甲酸反应体系(β-CPBA)的反应机理1如下(其中β*CPBA为反应中间物,CBA为间氯苯甲酸):
(i)β+CPBAβ*CPBA平衡
(ii)β*CPBAVA+CBA
实验B.以FeP为催化剂,β-胡萝卜素-间氯过氧化苯甲酸——啉反应体系(β-CPBA-FeP)的反应机理2如下(其中FeOP*CBA、β*FeOP*CBA、β*CPBA为反应中间物):
(iii)FeP+CPBAFeOP*CBA(快速平衡)
(iv)FeOP*CBA+ββ*FeOP*CBA(快速平衡)
(v)β*FeOP*CBAVA+FeP+CBA
(vi)β+CPBAβ*CPBA(快速平衡)
(vi)β*CPBAVA+CBA
对该体系的实验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可得下表数据(为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
T/Kk1/s-1k1/s-1/s-1
293.2
301.2
4.869×10-3
7.731×10-3
1.350×10-4
2.398×10-4
5.865×10-4
9.795×10-4
(1)对β-CBPA体系,根据实验测得的表观速率常数(293.2K)=4.795×10-4s-1(301.2K)=8.285×10-4s-1,求反应的表观活化能_____
(2)根据反应机理2推导与[β]间关系的速率方程______,并给出的表达式________
(3)已知β-CPBA-FeP体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47.07kJ·mol-1和机理2中(v)步的活化能Ea1=42.43kJ·mol-1,计算(vii)步的活化能Ea2___________
(4)分别根据以下条件,说明β-CPBA和β-CPBA-FeP中哪一个体系反应更为有利。
①Ea1与Ea2的结果及题中所给其他数据_______
的结果及题中所给其他数据________
实验C.在金属卟啉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含氮小分子,会加速反成。为揭示反应机理,研究了FeP与咪唑类(Im)含氮小分子的配位反应热力学。
FeP+2lmFePlm2(1)
实验测得反应(1)的标准平衡常数见下表。
T/K293.2297.2301.2305.2
2.775×1051.012×1054.080×1041.458×104
(5)请根据上表中293.2K和301.2K的平衡常数计算反应(1)的=_____=_____。已知2730~400K间=0。
(6)用上表中所给数据和(5)的计算结果分别解释温度对反应(1)的影响______________
(7)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方向会发生变化,请计算反应的转向温度_________
2021-07-05更新 | 4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届(2012年12月1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