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有键的断裂
B.是中间产物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CH3OH+H2O
D.二氧化碳、甲醇、碳酸二甲酯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2 . 如图所示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断裂C—Cl键B.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lO+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D.上述过程说明CFCl3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
2023-09-13更新 | 203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3 . 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I、过程II均为吸热过程
B.使用催化剂提高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中,CO(g)和的总能量高于的总能量
D.示意图中:起始时的2个在反应过程中并未都参与了反应
4 . 二氧化碳甲烷化的研究对缓解能源危机意义重大。以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作用生成(和N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收能量
B.为中间产物
C.Ni是还原产物也是催化剂,它改变了该反应的总体热效应
D.上图过程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
5 . 一定温度下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加入X进行反应,测得X、Y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后6min内,
B.曲线b表示催化剂Ⅰ条件下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变化
C.催化剂Ⅰ条件下,X充分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D.催化能力:Ⅰ>Ⅱ
6 . 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5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B.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300~4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催化剂效率增大
D.300~4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温度升高
2021-09-06更新 | 31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合成氨对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微观历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催化剂表面只存在的断裂,不存在的形成
B.图2中②③的过程吸收能量
C.③④的过程可表示为:
D.其他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
8 . 德国化学家 F.Haber 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 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为反应物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所释放的总能量
C.过程④为放热过程
D.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022-05-2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9 . 下图是用钌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示意图,当反应生成液态时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历程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图示中物质I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物质II、III为中间产物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无法改变反应的焓变
D.由题意知:   
2023-03-04更新 | 1651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州市福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H=-752kJ·mol-1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
②N2O2(g)+H2(g)N2O(g)+H2O(g)(慢)
③N2O(g)+H2(g)N2(g)+H2O(g)(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H2(g)的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速率加快
B.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
C.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