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催化空气氧化的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Ⅰ   制备
在通风橱中用下图装置制备(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反应方程式:

(1)装置A中盛放甲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从B、C、D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收集,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每空填一个接口标号)。______
步骤Ⅱ   检验
通入新制银氨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步骤Ⅲ   探究催化空气氧化的效率
将一定量与空气混合,得到体积分数为1%的气体样品。使用下图装置(部分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调节管式炉温度至,按一定流速通入气体样品。(已知:是白色固体,易吸水潮解:)

(4)通入(已折算为标况)的气体样品后,继续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最终测得U形管内生成了
①能证明被空气氧化的现象是_______
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为_______
③若未通入氮气,②的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探究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长对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时,采用_______方法可以缩短接触时长。
(6)步骤Ⅲ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2023-02-20更新 | 663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2 . 研究发现,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经过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而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其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某“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反应分A、B两步进行:
反应A: (慢)
反应B:(快)
(1)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是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K2S2O8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试剂Y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试剂Y是___
(3)已知A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式中k为常数。为确定m、n值进行实验II。(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实验
序号
试剂体积V/mL显色时间
t/s
K2S2O8溶液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101004127.0
51054154.0
2.510V141108.0
10554154.0
①表中V1=__mL,理由是___
②通过数据计算得知:m=___,n=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III。(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试剂体积V/mL
K2S2O8溶液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105361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III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
2020-11-30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Mn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少量Fe3O4、FeO、CoO、Al2O3)为原料制备Mn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Ksp见下表。氢氧化氧锰(MnOOH)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
物质Fe(OH)2Fe(OH)3Al(OH)3Mn(OH)2Co(OH)2
Ksp1×10-16.31×10-38.61×10-32.31×10-12.71.09×10-15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任写2条即可)。
(2)向“沉淀池I”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_______;在“沉淀池I”中,滴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铝、铁元素完全沉淀,则理论上pH的最小值为_______(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请写出MnSO4转化为MnOO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可得高纯MnOOH。其中洗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6)甲苯(用C7H8表示)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污染物。Mn2O3可用作甲苯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的催化剂。其装置及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反应Ⅱ的方程式为C7H8+36MnO2=7CO2+4H2O+18Mn2O3
B.反应Ⅰ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Ⅱ中O-H键的形成会吸收能量
D.Mn2O3作催化剂可降低总反应C7H8(g)+9O2(g)=7CO2(g)+4H2O(g)的焓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为正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反应级数,取最简正整数)。
为了探究一定温度下 N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I0.100.100.414
II0.100.200.828
III0.300.103.726
(1)中,m=_______,n=_______
(2)经研究,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
化学总反应由较慢的一步反应决定。
上述反应中,(a)反应较慢,(a)正反应活化能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正反应活化能。
(3)1889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关系的经验公式: [为反应速率常数,为比例常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为气体摩尔常数,为开尔文温度,为活化能]。
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
②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K、K为正、逆速率常数)。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K增大,K变小
B.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K、K同倍数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K增大,K不变
D.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K、K都变小
2023-04-01更新 | 4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 结合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原理综合——化学学科发展前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合成氨工业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备氨气时,可以用CaCl2固体干燥氨气
B.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制备少量氨气
C.合成氨塔中,需要有热交换装置,便于能量的有效利用
D.合成氨工业中,可将氨气液化,并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提高NH3的产率
(2)氨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
I.4NH3(g)+5O2(g)4NO(g)+6H2O(g)   ΔHI
II.4NH3(g)+3O2(g)2N2(g)+6H2O(g)   ΔHII
不同温度下氨氧化的平衡常数如下(p=0.1013Mpa):
温度(℃)3005007009001100
反应I(KI)6.3×10411.1×10262.1×10193.8×10153.4×1011
反应II(KII)7.3×10567.1×10342.6×10251.5×10206.7×1016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ΔHI>0,ΔHII>0
B.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N2
C.为使反应有利于朝生成更多的NO方向进行,不必关注热力学问题(平衡移动问题),需要关注动力学问题(反应速率问题)
D.在实际生产中,需采用高压氧化,以利于提高NO的产率
E.反应中需控制氨氧比、选择性催化剂的形状、气固相接触时间等
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温度一般需要在750℃~8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第一步:2NH3(1)+CO2(g)H2NCOONH4(1)     ΔH=-159.5kJ/mol
第二步:H2NCOONH4(1)CO(NH2)2(1)+H2O(1)     ΔH=+28.5kJ/mol
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4mol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均为0.25mol,如图所示。

①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反应速率,则10min内第一步反应中生成H2NCOONH4(1)[氨基甲酸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进行15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尿素和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变化比较明显,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5-29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化学】【SX0011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