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前10min,(CO2)=____mol·L-1·min-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O,同时生成1molCH3OH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CO2和CH3OH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
(3)反应前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____
(4)平衡混合气体中CO2(g)和H2(g)的质量之比是____
(5)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
2 . 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生成。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B.完全转化为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D.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同时消耗2amol
3 .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X、Y、Z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是
A.B.
C.D.
4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0min内,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10~20min内,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缩小容器容积
C.的平衡转化率与平衡转化率相等
D.该反应在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5 . 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B.该催化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也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C.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在反应过程中并未都参与了反应
D.一定条件下,当CO和反应未达到限度时,
6 . 恒温时,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X和Y,发生反应:2X(g)+Y(g)3Z(g)。Y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B.0~5min内,以X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02mol·L-1·min-1
C.b点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反应停止
D.t0min时,c(Z)=0.75mol·L-1
7 . 下列有关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2021-04-28更新 | 15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在一个容积3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反应N2(g) +3H2(g)2NH3(g),反应开始时n(N2)=1.5mol,n(H2)=4.4mol,2min末n(H2)=0.8mol。
(1)前2min内用NH3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
(2)2min末N2的浓度_______
(3)2min末N2的转化率_______
(4)一段时间后,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3υ(N2)=υ(H2) 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C.2υ(H2)=3υ(NH3) D.υ(N2)=3υ(H2)
2021-04-10更新 | 4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9 .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2NM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M的浓度是N的浓度的2倍
10 .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2 L,则0—2min内v(SO3)=0.35 mol·L1·min1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 mol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2020-08-10更新 | 7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